第五章 平定薛秦(2)——毕其功于一役(7 / 10)

,要拿出三顾茅庐的诚意。

其实,李世民早就听闻了褚亮的大名,对他也是仰慕已久。打败薛仁杲,拿下陇西之后,李世民亲自上门,前去拜访褚亮。见到褚亮,李世民没有一点端着大唐三军统帅的架子,表现得非常谦逊有礼,对褚亮客客气气地说了一席话:

寡人受命而来,嘉于得贤。公久事无道君,得无劳乎?(《新唐书·褚亮传》)

这一番话的分量非常重,很明显,李世民这是在给褚亮“戴高帽”。在李世民看来,此次自己扫平薛氏,收复陇西,最大的收获,并不是军事上的胜利,而是得到了褚亮这个人才。并且,李世民还说道,褚亮拥有满腔的抱负与才华,却委身于薛氏父子那样的无道暴君,肯定是受了天大的委屈。

果然,李世民一番煽情,让褚亮感动得不知所以,觉得自己终于遇到了知音。况且,褚亮本身就有归顺李唐之心,加上他对秦王李世民早有耳闻,文韬武略,龙凤之姿。听完李世民这样的恭维、吹捧之后,褚亮立刻“扑通”跪了下来,不停地磕头谢恩,也对李世民进行一番“商业互吹”,说:

举不知天命,抗王师,今十万众兵加其颈,大王释不诛,岂独亮蒙更生邪?(《新唐书·褚亮传》)

褚亮说完后,李世民大喜过望,当即赏赐了他四匹马、布帛二百段,任命其为秦王府文学。从此,褚亮便投归到了李世民的麾下,在秦王李世民的王府中效力。后来,褚亮更是成为了著名的“秦府十八学士”之一,秦王集团的核心成员之一。李世民每次外出征战,褚亮都在军中,为李世民出谋划策。

唐太宗李世民登上皇位后,对褚亮更是委以重任。贞观中期,褚亮累迁升至散骑常侍,进爵为阳翟县侯,不久致仕归家。贞观二十一年(6年),褚亮病逝,享年八十八岁。在褚亮去世后,唐太宗追赠他为太常卿,谥号“康”,并且,允许他陪葬昭陵。

当然,褚亮归唐,对于李世民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收获。除此以外,李世民还有一个意外收获,那就是褚亮的儿子——褚遂良。

褚遂良是褚亮之子,博涉文史,工于书法。隋朝大业末年,褚遂良与父亲褚亮一起,为薛举效力,担任通事舍人。此次,褚亮归附唐朝,褚遂良也一同入仕李唐,被李世民任命为秦王府铠曹参军,父子二人,一同供职于李世民的秦王府。

自从褚亮、褚遂良父子入仕唐王朝之后,李世民便将这对父子,视为左膀右臂。比如,褚遂良归唐后,历任谏议大夫、黄门侍郎、中书令等要职。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临终托孤,安排褚遂良与长孙无忌等人一起,位列顾命大臣之一。因此,褚遂良后来成为了历经唐太宗、唐高宗两朝的著名宰相,唐朝初年的杰出政治家、书法家。

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李世民亲率大军,远征高句丽。当时,因为褚亮年事已高,无法随军出征。所以,褚亮便留在了长安,褚遂良则跟随太宗东征。在进军途中,唐太宗给留在京中的褚亮,颁下了一道手诏,以示关怀:

畴日师旅,卿未尝不在中,今朕薄伐,君已老。俯仰岁月,且三十载,眷言及此,我劳如何!今以遂良行,想君不惜一子于朕耳。善居加食。(《新唐书·褚亮传》)

总之,李世民平定西秦之后,在政治上实行了一系列安抚、怀柔的稳妥政策。通过稳定薛氏旧部、笼络文人阶层的措施,在短时间内,迅速稳定了战后陇西的政治局势。因为李世民的努力,唐王朝彻底控制了整个陇西地区,取得了政治、军事的双重胜利,获得了唐初统一战争中第一场伟大胜利。

值得一提的是,平定西秦,是唐王朝建立之后,这个新生王朝,所进行的第一场重要的统一战役。在这场重要的统一战役中,不仅是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后的第一次亮相,在唐初统一战争中的第一次崭露头角。由于这场战争的胜利,也让李世民的名字,震动了整个华夏大地;这位二十岁的年轻统帅,瞬间成为了天下群雄关注的焦点。

而且,同样是这场平定西秦的战争,也让李世民的一匹战马,名垂青史。这匹名垂青史的战马,正是唐太宗著名的“昭陵六骏”之一,——“白蹄乌”。这匹“白蹄乌”,恰好是李世民在平定西秦战争中的坐骑。

世人皆知,李世民半生戎马,十六岁从军,十八岁跟随父亲李渊,晋阳起兵,二十岁成为唐军主帅,率领大军,一举荡平薛氏。可以说,李世民的前半生,都是在马背上度过。因此,李世民不仅武艺超群,而且对于战马有着不解之缘。

贞观十年(636年),唐太宗李世民开始营建昭陵。在唐太宗昭陵前,树立着六匹骏马的石雕。这六匹骏马,都是李世民曾经的坐骑,分别在平定天下的不同时期,跟随李世民,为唐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这就是著名的“昭陵六骏”,而“白蹄乌”便是其中之一,是李世民在荡平薛氏战争中的坐骑。

为什么这匹战马名为“白蹄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