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李密的东出潼关之行,走得到底顺不顺利?走得相当不顺利。 首先,李密刚出长安,唐高祖李渊就给他来了一招“釜底抽薪”。当初,李密穷蹙来投,西入关中之时,只带了两万瓦岗军残部。此次,奉命前往山东招抚,李密自然要带着旧部同行。但是,李渊聪明绝顶。他知道,如果让李密将这两万人马带出关中,凭借李密的号召力,过不了多久,他的两万人马,就会变成二十万雄兵。 想到这里,唐高祖必须要采取行动,不能让李密将他的两万旧部,全部带出关中。于是,李渊想了一个办法,索性将李密的军队一分为二。所谓一分为二,也就是釜底抽薪。唐高祖李渊下令,命李密将一半军队留在华州,只让他带领另一半军队,东出潼关。这样一来,李密所带的兵力,仅有区区一万人马。 唐高祖的这个举动,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扼制了李密的军队数量。同时,也给了李密当头一棒。此举一出,李密明白,皇帝李渊从头至尾,就没有信任过自己。如今,只让自己统领一万人马,兵力单薄。万一唐朝真的决定动手,这一万人马,岂不是连送死都不够格。因此,李渊的这一招,使得李密无比沮丧。 不过,这还不是让李密最沮丧的事情。紧接着,一件意外状况的发生,使得李密彻底失去了理智,方寸大乱。正因如此,也最终导致了李密走向败亡。这是一件什么意外状况呢?李密阵营中,有人临阵倒戈了。 跟着李密一起出关的部众,他们都非常清楚,李密这一走,是要正式与唐朝分道扬镳,想要自己单干。现在的情形是,身后,秦王李世民的大军,步步紧逼;前方,一片生死未卜。此行凶险异常,如果成功了一切好说。可万一失败了,那将会是一场塌天大祸。所以,这个时候,李密阵营内部,有人退缩了。 这个人就是李密的长史——张宝德,他觉得,李密简直是不自量力,自己不能跟着李密一起送死。为了保全自身,张宝德连忙密奏唐高祖,坚称李密此行必反,肯定会掀起一场大乱: 上使李密分其麾下之半留华州,将其半出关。长史张宝德预在行中,恐密亡去,罪相及;上封事,言其必叛。(《资治通鉴》) 接到张宝德的密奏后,李渊的态度,立刻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这个时候,他有些后悔放李密离开,唐高祖决定亡羊补牢。于是,李渊立即发出一道敕书,命令李密将军队留在原地,独自一人单骑返回长安。 当李密行进至稠桑时,便收到了唐高祖发来的敕书,命他即刻回京。这道敕书,无疑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彻底击溃了李密的心理防线。多年的摸爬滚打,让李密的神经马上紧绷起来。这道命令回京的敕书,对于李密而言,就是一道“催命符”。李渊这是将他架在炉火上烧烤,置于进退两难的绝境。 为什么这样讲呢?李密明白,无论去与不去,结果都是一样的。李渊发布这道敕书,很明显,对李密已经起了杀心。一旦李密真的奉旨回京,唐高祖是绝对不会再放他离开,说不定还会将他杀了。 可是,如果不回去,继续向山东开拔,也是面临层层险阻。首先,当时,李密的东出潼关之行,前方情况不明,或许会遭到多股势力的围攻。可能来自王世充,也有可能来自唐军的攻击。不仅如此,李密的后方,李世民的主力大军,犹如泰山压顶,紧紧尾随。在这种腹背受敌的境地下,李密的前路,是非常迷茫的。 而且,虽然李密铁了心要叛唐自立,但毕竟名义上还是唐朝的臣子。如果李密不奉敕令,那就是公然抗旨。到时候,唐高祖可以名正言顺,宣布李密为叛军,下令将其剿灭。所以,无论李密最终决定,是回京还是继续前进,都是进退两难。这个时候的李密,完全陷入了骑虎难下之势。 那么,面对这样的窘境,李密该如何抉择?是乖乖返回长安,还是一条路走到黑。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李密选择了后者,决定一意孤行,叛唐到底。打定主意后,李密便将自己的计划,向谋臣贾闰甫和盘托出: 敕遣我去,无故复召我还,天子向云,“有人确执不许”,此谮行矣。吾今若还,无复生理,不若破桃林县,收其兵粮,北走渡河。比信达熊州,吾已远矣。苟得至黎阳,大事必成。公意如何?(《资治通鉴》) 到了这个时候,李密打定主意,一条道走到黑,不再回头。因此,李密制定了一个计划,率部继续前行,攻破前方不远的桃林县,俘获其部众,夺取其粮食。然后,北渡黄河,前往黎阳,与徐世勣会合,则大事可成。为了保证计划万无一失,李密专门告诉给了贾闰甫,向他征求意见。 没想到,作为李密的心腹谋士,贾闰甫却极力反对。他认为,即使李密攻克桃林县,也很难重整旗鼓。桃林县地处冲要,一旦失陷,任瑰、史万宝等唐朝将领,旦夕之间,便能赶到。而且,大唐皇帝对李密素来不薄。如今,李密公开叛唐,未免有些忘恩负义,授人以口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