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横扫三晋(2)——秦王破阵(8 / 9)

德。从此之后,尉迟敬德忠心耿耿,死心塌地,追随李世民左右,南征北战,驰骋沙场。在破郑灭夏,击破突厥的战争中,尉迟敬德都是战功卓著。

后来,唐太宗即位后,尉迟敬德官至右武候大将军,封为鄂国公,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成为了唐朝初年威名赫赫的一代开国元勋。不仅如此,尉迟敬德更是与秦琼秦叔宝两人,成为了家喻户晓的“门神”。

至此,随着刘武周、宋金刚的兵败身亡,猛将尉迟敬德率部归唐,历时一年之久的“河东大战”,终于以唐王朝的大胜而圆满收官。河东大捷,唐军不仅全歼敌军主力,收复太原,平定河东兵祸;同时,还将盘踞山西多年的刘武周政权,连根拔起,彻底消灭,除掉了这个威胁太原的心腹大患。

河东大捷,消灭刘武周、宋金刚的消息,传至长安,唐高祖李渊大喜过望。从武德二年(619年)四月,刘武周大举进犯太原;到武德三年(620年)四月,唐军在河东取得全面胜利。这场战争,持续了整整一年时间,比统一西北的战争,打得时间还要长。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证明,这场胜利来之不易。

所以,为了纪念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需得举国同庆。于是,唐高祖大宴群臣,重赏百僚。这一次,高祖皇帝非常大方,下令打开府库,让文武百官自己去挑,看中哪个拿哪个,想拿多少拿多少。

与此同时,唐俭在粉碎独孤怀恩的阴谋中,立有大功。河东大战后,唐高祖恢复唐俭官爵,任命他为并州道安抚大使。唐将李仲文,在河东之战中,多次率军击败刘武周的入侵,连下城堡百余所,御敌有功。因而,朝廷委任李仲文为检校并州总管。独孤怀恩被诛杀后,其家产全部抄没。现在,这些抄没的家产,尽数赏赐有功将士。

纵观整个河东大捷,秦王李世民居功阙伟。身为唐军的最高军事统帅,李世民用兵如神,采用了正确的战略,战术,攻守结合,果断出击。直至河东之战的决胜阶段,李世民率领唐军,一路横扫千军,先后在柏壁、雀鼠谷、介休,三战三捷,歼灭数万敌军;最终,彻彻底底消灭了刘武周、宋金刚在山西的势力。

其实,早在李世民与宋金刚主力决战之际,唐高祖对于李世民的封赏,便提前下来,肯定了李世民在河东前线的战绩。武德元年(618年),因为平定西秦的功勋,李世民被授予太尉、陕东道行台尚书令、左武候大将军、凉州总管等职衔,镇守华阴长春宫,关东兵马受其节制,军权在握。

那么,这一次,李渊又给自己的这个二郎,委任什么样的军政要职呢?当时,巴蜀之地也被纳入唐朝版图。因此,唐王朝势必要对蜀地,进行管理。武德三年(620年)四月,唐朝设置益州道行台,作为治理蜀地的机构。同时,以益、利、会、鄜、泾、遂六州总管,统一隶属于益州道行台治下。

不久,四月二十一日,也就是李世民率军追击宋金刚主力的前夕。唐高祖向前线传旨,于三军之中,加封李世民为益州道行台尚书令。李世民加拜益州道行台尚书令,统领益州道行台,意义重大。从此,巴蜀天府之国,便成为了秦王李世民的势力范围。李世民可以在此积蓄实力,收拾人心。

由于为唐王朝南征北战,立下了不世之功,李世民分别执掌陕东、益州两大行台,而关东、巴蜀两大战略要地,也牢牢掌握在李世民手中。从此刻起,李世民的势力,开始大有星火燎原之势。

这对于李世民而言,是一笔极其雄厚的政治资本,为他日后争夺太子之位,打下了坚固的政治、军事基础。此时的李世民,日益崛起,逐渐成为了左右大唐朝廷的灵魂人物,不再局限于军事领域,正在一步步迈向权力核心的领域。

过了一个月,刘武周、宋金刚相继败亡,河东局势趋于稳定。武德三年(620年)五月,李世民委派大将李仲文,镇守太原。外敌肃清,河东底定。李世民率领大军,带着这支百战浴血的胜利之师,满载赫赫战功,班师回朝。

班师途中,李世民亲自领兵,自晋州长驱直入,一举袭破夏县,消灭了吕崇茂叛军的残余力量。剿灭吕崇茂叛军,唐朝在山西地区的最后威胁,被彻底消除。河东大战,取得了圆满胜利。五月二十九日,李世民返回长安。直到这个时候,李世民凯旋而归,班师回京,持续一年的河东大战,正式宣告结束。

那么,这场打了整整一年,以唐军将士付出千辛万苦,才取得胜利的“河东大捷”,对于李唐王朝的统一大业,究竟起到了怎样重要的战略意义?河东大捷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彻底巩固了关中地区的军事环境。

唐朝建立之初,强敌环伺,处于天下群雄的包围之中,几乎与各地割据势力同时开战。唐王朝若要统一天下,削平割据,其过程任重而道远。因此,唐高祖李渊制定了先固关中、东征中原、再平江南的战略。实现这个宏伟计划的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