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 进封燕王(1 / 2)

不宋 妖精吃俺一棒 1136 字 2023-10-16

三月十五的朝会上,宣布了一堆诏书。

其中最受人关注的自然是关于赵孟启的,一道诏书三百多字,比册封太子都多,令人咂舌。

略去那些繁长诘屈的场面话,核心意思就是,赵孟启改封燕王,开府,别赐门戟,加同平章军国事,行临安府尹,御史大夫,殿前都点检,提举新学新城事。

他这个开府的意思,不单单是居住的王府,而是可以招募幕僚,设置官吏的衙署,并且拥有非常大的自主权,说它是个小朝廷也不算错,并且还给了建立王府卫军的权利,还没限制编制。M..

也就是和李二的秦王府,赵二没继位前的晋王府差不多,不过赵二还没有建卫军的权利。

某种意义上来说,开府后的赵孟启就具备造反的能力,起初大臣们自然是强烈反对,但争执许久后,也想通了,官家都不怕燕王造反,咱们操这心干嘛,何况,照眼前情况看,这燕王迟早要当大宋的家,人家提前建立班底,掌握权力,也不算多大的事。

后面的平章事和临安府尹只是虚衔,但给了名,只要官家乐意,随时可以移交实权。

御史大夫这个就有点怪异了,因为这个职事官名位过高,职权又重,是国家最高监察官,对所有政令诏书都有否决权。

其实终宋一朝都没有过正任御史大夫,曾经最有希望担任这一官职的人,也就司马光一人了,最后也作罢没成。

有‘兼御史大夫’,只是一种加衔或者虚衔,一个是授予出任使职者或外任官,提高受衔官员的职权与威望,一个是在宋朝早期作为虚衔,授予给外国君主与国内少数民族首领。

还有一种‘摄御史大夫’,就是临时因事充摄,事后取消,而且还很少见。

现在给赵孟启的,却没有‘兼’和‘摄’,那就是正任了,意味着他可以对朝廷的一切决议说‘不’。

再说说这‘殿前都点检’,名字看起来不威风,不霸气,但它却是禁军最高指挥官,统率全部禁军。

赵大黄袍加身前就是这官,当他做了皇帝后,就把这官职取消了,把禁军指挥权一分为三,设立三衙,也就是殿前司,侍卫亲军步司,马司,可就是三衙各自的长官‘都指挥使’,在大多时候也是空置的,只为让皇帝更好的掌握军权。

当然,赵孟启现在的这个职位,依然算是虚衔,真正的军权还牢牢掌握在赵昀手中,除非哪天老赵把人事任免权移交,那才名至实归。

不过暂时还是给了一点点实际的权利,掌管侍卫亲军马军司,也就是曲墨轩直属于赵孟启了,另外还有个督管浙江水军。

三衙给了其中一个,还说是一点点,那是因为这个马军司实际上有两个。

名义上马军司有三万兵马,但是主力在赵九妹时期,就已经移驻建康府,以示北向之心,骑兵嘛,是用来进攻的,不得随时做好北伐的准备么。

这近百年下来,朝廷真正有北伐念头的时候却又不多,便常常有大臣提议把马军主力调回临安,马军那帮赤佬自己也心心念念想回来,可最后都不了了之,便在建康常驻下来,形成了‘马军行司’,由品级不高的将领主管,还经常轮换。

而留在临安的旧司,仅余龙卫、云骑、武骑三个指挥,一共才一千骑兵,就这三瓜两枣的,以前便让步司兼管了,现在恢复了自主,由曲墨轩统领,也就是因为兵少,倒是反而给了他个‘都指挥使’的官职。

这就是大宋制衡思想的延续,小官掌大权,大官管小事,元丰改制后,朝堂上改善了许多,但军中仍然普遍。

至于浙江水军则是去年新建的,总共两千八百兵,大小船只三十来艘,朝臣都不怎么在意,燕王想要就给他呗。

然后这‘提举新学新城事’,新学是之前就定下了的‘新宗学’,新城却让大臣一头雾水,等明白是要在城东扩建一个相当于燕王‘私城’后,便一个个都反对起来。

理由公私两方面都有,‘私’的不方便摆出来说,因为城东那里的地,虽然大部分是钱家的,已经‘卖’给燕王了,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土地是权贵官员们的。

‘公’的理由嘛,就是建城要花无数钱粮,朝廷如今财政下滑,大家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这燕王要是把钱抢了去建城,那大家吃什么,朝廷还办不办其它事了?

于是赵孟启就不得不耐心解释了,保证不强征土地,会按照市价溢价购买,还有建城绝对不会动用国库的钱,就是内库,也只是出一笔启动资金,后面的钱,赵孟启自己想办法。

又是买地,又是自掏腰包建城,这天文数字般的钱粮,大臣们根本就不相信燕王会有,他就算把内库,荣王府的钱全部掏空,都不够十分之一,再退一万步讲,钱家阖族都抽疯愿意把钱财都贡献给燕王,那也不可能够。

不过燕王信誓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