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回家 我巴不得把厂子交给她呢!……(4 / 7)

超群和徐建军哑然。

“可你刚才说接下来咱们国家会有很多企业破产解散啊?”

“求变本来就要革新,很多国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思维僵化,办事不利索,不求变不求新,不创新,态度高高在上,眼睛看不见稍微比他们弱一些的地方,甚至这些年你们也不是没见过所谓的铁饭碗到底给那些国企工人带来了多大的社会地位,那些供销社、国营饭店里面写着的‘不许打人’的字眼你们也都看过,难道你们还没有意识到这就是因为国企铁饭碗带来的重大的社会弊端么?”

“因为有了铁饭碗就意味着子子孙孙都有了生活的保证,而不管是人还是企业,没有了危机感后,注定算是走不远的。所以,这样的企业必定要落得这个局面。但同样的也会有一批意识到改变,开始重组、创新,终究还是会时代的巨变中屹立不倒,然后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但不管怎么说,没有任何事物是永远一层不变的。”

程静淞接着又给他们讲了好些有关于改革和经济方面的事情,也再一次说了他们在经济特区的一些所见所闻,好让他们明白并且接受接下来的重大发展,也省得他们总是战战兢兢,不是担心这个,就是担心那个。

徐建军和卢超群听的满口唏嘘,而另一边的徐如月则整理的兴高采烈的。

反正在她看来这些她也听不太懂,而且她的年纪也大了,还是个普通老百姓,不用关心太多。

她只需要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做生意是好事儿就行了。

毕竟她可太知道他们家三丫头到底多么鬼精灵了。

她带这么多东西回家肯定是要卖的,到时候她可得好好看着。

徐如月在一边美滋滋地稀罕这个稀罕那个,徐建军和卢超群也继续惊叹这个,感慨那个。

好一会儿后,卢超群才感慨说:“虽然我也是大学生,并且还比你年长近乎二十岁,但我现在感觉不管是大学还是年纪,我都白上白长了。”

徐建军听完后立马白他一眼,“那你总比我强吧,我还不是大学生呢。”

程静淞没想到这两人感慨着忽然就转了话题,开始来这个了。

程静淞一时间哭笑不得,“我们毕竟所处的时代不一样,社会情况和国家政策也不同,哪有什么可比性。况且我说的这些也是因为我在外面读书学到的。”

“不一样。”卢超群摇头说:“咱们村这一回也出了不少大学生,虽然他们没有你们兄妹三个考的好,但这么多人加起来却没有你一个这么有见识,那就不是他们的问题,是你的问题。”

“啊?”

正疑惑呢,程静淞就看着卢超群点了点脑袋说:“你随你爸,是真的脑袋聪明,看事情很长远。”

程静淞还想谦虚呢,但是卢超群又说:“我这几个月也陆续和以前学校的老师联系了,他们都没有你能看的更加的长久和长远。”

“而且这经济特区都开了好几个月了,也没见其他人有你这么机灵,这时候就赶过去亲自调查研究啊,终归是脑袋上面有差别。”徐建军也来了一句,“看来,你小时候的那个小聪明真的不是白叫的。”

程静淞:“……”

程静淞是真的不好意思了。

她哪有什么眼光,她真的只是靠着在后世生活过的作弊经验而已。

但是要一直在这个问题上纠缠着也不是很好。

她虽然是个脸皮厚的,但多少还有会害羞的时候呢。

程静淞干脆就抛开了这些,重新对着他们说:“我刚刚的话还没有说完呢。”

“还有什么?”徐建军和卢超群紧接着追问。

程静淞道:“按照我刚才说的,你们应该就能发现,经济特区将来会成为咱们国家和外面经济交流的重要舞台,那边地位和经济也只会越来越好。”

“而且咱们国家现在正在联系一些当初离开的侨胞回国发展、注资办厂,渐渐也会逐渐开放一些外资企业进驻发展,又为了不一下子影响其他地区的企业,所以第一发展目标,或者说实验对象肯定还是特区那边,这也就意味着将来谁在那边抢先有厂子,有地,谁就能抢先一步占据市场。”

“所以……”程静淞特别认真道:“村里面如今除了正常的发展外,可以去那边考察一番,见一见那边的情况,甚至我建议村里面可以以在那边尝试着以建分厂的名义买下一片土地,以备未来。”

“什么?”

“买地?”

徐建军和卢超群又震惊了。

也就之前已经听过程静淞他们在首都买了房子的徐如月很是处变不惊。

徐如月甚至在听到程静淞建议村里在特区买地的时候就撇撇嘴,她觉得程静淞指定已经在特区买好地了。

徐如月就默默叹息一声。

但是见徐建军和卢超群之前有事儿问程建功,现在有问题找程静淞,又很是得意。

一时间,徐如月的心里面美滋滋的。

甚至连离开的脚步都透露着欢快。

要不是看天色不早了,而那些贵重一些的手表和收音机已经被他收拾好了,她倒是还想留下来听一会儿,不想去做饭呢。

程静淞他们可感受不到徐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