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锦鲤(完结) 只愿得见盛世,河……(3 / 4)

十足。

这也不光体现在对外说话的声音,捍卫自己国家权益上,还有国民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好。

至少方敏在报社的工资就涨了不少,

恐怕苦苦在寻找送信者的官方小组,背后还费尽心思各种分析侧写对方的,也难以猜到她的想法原来如此简单。

——只愿得见盛世,河清海晏。

***

虽然以方敏的能力,赚钱称不上不是什么难事,但在人人都吃苦耐劳的大环境下也不能表现太突出。

现在好了,各方面政策的放开以及经济的腾飞,就是想改善自己以及方家人的生活也容易了许多。

除了报社的固定工资之外,方敏通过投稿还有翻译大量外国作品资料,获得了许多报酬。

王兰英舍不得花,只想给闺女存着,方敏干脆就买了一处京城的四合院,让王兰英进城来住,连带着小院里还可以种菜养养鸡鸭的。

王兰英本就到了该享清福的年纪,现在条件不一样了,家里也不用靠那几亩地过活。

就连方家大哥也因为厂子改革分配住房,也陆续将妻儿接到了城里,还在方敏的建议下,国家一恢复高考后,就将孩子送进学校,超龄了些也无妨,多补补课总能跟上来的。

方家大哥还有大嫂都是很相信小妹的话,也更佩服小妹轻松就拿下大学文凭,还一边工作着,一边来了个硕博连读,简直跟学着玩似的,还以一己之力提高了方家的学历平均水平。

尽管也知道像小妹那样聪明的少有,但还是对孩子抱有一定的期望,至少考上大学吧。

……

而方敏虽然买下了四合院,但自己却是很少住的,

除了头两年,她还安分一些待在京城报社,之后就接下了各种外派任务,没多久正式成为了驻外记者,一年到头天南地北的跑。从边南到蒙北,又到闽海。

就是连王兰英也只能在报纸上看到她的文章报道,还有寄回来的明信片。

王母开始还念叨紧张些,后面时间长了也看开了,她这个女儿从来不是什么小小鸟,总是喜欢外面的广阔世界。

而且每年报社还有某某部门一水的褒奖奖章下来,几乎闪瞎人眼。

据说还拿了什么普利策奖,这不听她闺女说,今年可能要被派到国外,驻留在大使馆一段时间了。

兴许久的一年半载也回不来。

也因为方敏这种随性自我与常人不同的性格,哪怕有人看中她优秀工作又好想提亲,也早早被拒之千里之外了。

王兰英也操心不起来,她这个女儿心里就没有那个心思,不然怎么会一年到头不着家。

不过论理想论抱负,也没人能拘束得了她。

……

唯一让王兰英可能操心些的就是老二了,在厂子里混了几年还只是普通工人,不像大哥方志国都当上副厂长了,还因为国企改革又更进一步。

而婚事上更是蹉跎,自从林淑再婚后,因为娘家撕破脸后就再没回来过村子里。

就这样过了几年,方志华似乎也终于死了心,但也一直打着光棍,直到快三十了反而坐不住了,想要老婆孩子热炕头了,结果就娶了一个带儿子的寡妇。

王兰英见状也彻底不管了,孩子们都各自成家立业了,她还费那么多心干什么。平日里就住在四合院里,种种菜养养鸡鸭,和邻居打牌聊天,有时间了孙子孙女也会过来玩。

等到年底除夕夜时,才一家子聚在一起包饺子。

方志华娶的那位寡妇,也是个实在的,倒不是图什么感情,单纯是想供孩子好好长大读书,现在儿子也上了大学,她也就和方志华也就搭伙过日子罢了。

说说笑笑间,忽然孙女方莹惊喜道,“快看,姑姑在电视上,”

春晚开场时也出现了几个国外大使馆的直播新年道贺,方敏赫然就在其中。

方莹不禁心生羡慕与向往,并许下未来的愿望,“我也要像姑姑一样。”

“我以后要成为外交官。”

……

而看到方敏出现在春晚画面的不止方家,还有一些曾经的熟人,比如林淑。

林淑早年的时候的确将丈夫和继子女拿捏在手心里,让丈夫敬爱自己,又在无声无息中养废了继子女,还让旁人挑不出错来。

但孩子总是会长大的,等到他们都各自结婚嫁人后,也明白了继母贤良淑德的名声下隐藏的是什么心思。

而且成了家后负担也重了,也见识了社会险恶,为了自己的小家庭,哪还敢像以前那样叛逆任性,不讨父亲喜欢。反过来还要巴巴讨好亲爹。

哪怕亲爹退休下来了,不说有些人脉和资源,就是住的房子也足以让他们争破头了,

而林淑的二婚丈夫,过去喜欢她年轻美貌温柔体贴,等年纪大了最爱的还是天伦之乐,男人么最看重的还是那点血脉亲缘,儿女再不成器也会想着是他这辈子唯二的骨肉。

好在林淑早早将家里的财政大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之后的日子里开始与继子女各种斗智斗勇。

又是一年除夕夜,继子女居然还学聪明了,打着回来陪老父亲的旗号不说,还带上了孩子,让老父亲难得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