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坐堂的户部官员们也都没有意外。 郁新好歹也是大明朝的户部尚书啊,掌握着大明朝的钱粮。皇帝频繁的召见很正常,不需要大惊小怪的。要是皇帝一直都不召见郁新,很多人心里到时候或者是不踏实,要不然就是有小心思。 “给郁卿赐座。”朱允煐开口,对王承恩说道。 郁新谢恩了,只是心里也是有着那么一些奇怪。虽说现在是在摊丁入亩,在考虑着银行的推广之事。只不过这些事情也是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皇帝前几天也问了。 哪怕是再重要的事情,也不至于一日叁问,以前的英示皇帝可不是这样的。 朱允煐直接开口,问道,“现在想来也是做好了事情,去年朝廷收入如何?” 郁新立刻回答,说道,“回陛下,朝廷持续大兴屯田、奖励垦田、减轻民负,去年田赋粮再涨,已达两万七千一百万石。” 对于这个回答,朱允煐并不意外,这个数字是稍微超过洪武朝末期,大明开国后田地的数量、户籍等等都是在稳定增长。 郁新继续说道,“户籍一千一百万户,人口五千五百万余。耕地八百叁十万顷,军户屯田两百万顷。” 这些数字朱允煐也不意外,看似很多,但是这里头也囊括田、地、山、荡在内。 朱允煐笑着点头,说道,“这倒是好事,银钱之数无需再说,咱想来也知道数额。” 郁新一下子被噎住了,虽然现在朝廷每年财政健康,算上粮食等等,朝廷每年的收入是要超过两千五百万两白银的。但是这里头,户部不嫌钱多啊,他们还是很想从内帑抠出来些钱。 朱允煐笑着问道,“国朝现在军饷白银,每年需多少?” 郁新立刻回答了,“回陛下,去岁国朝没有用兵,军饷共计五百七十万两。” 这个数字朱允煐并不意外,大明朝的军费开支确实不低,五百万两白银的军饷、军械置换等等,实在是再正常不过。当然军户屯田每年也有将近两千万石,这也不少。 至于说为什么军屯产量这么高,自然就是此前的两千万石,那是田粮税,是朝廷收上来的赋税。而军屯的话,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了。虽然也留给军户一些,只是这些军屯的产量也都是有计数的,和寻常百姓自己种的田有区别。 朱允煐笑着开口,说道,“还要继续开垦农田、提升人口户籍。记得要做好民生,这兴修水利之事,一直都不能缓。” 郁新自然知道这些,不管是洪武皇帝还是英示皇帝,一直都是很重视民生的。 别看现在的大明朝一副欣欣向荣的样子,似乎是有着一个盛世的雏形。只是这距离真正的盛世,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朱允煐也是远远不会满足的。 其实郁新也明白,一旦摊丁入亩,朝廷的财政收入肯定是要继续增加。而且朝廷在荆湘持续开发,那里说不定也要成为鱼米之乡,成为下一个江南富庶之地。 这个户部尚书做的还算舒心,比起‘前辈们’要好不少,因为现在的大明财力越来越强了。 只是郁新,肯定是高兴不了多久,将郁新召来,自然是‘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