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6 章 076(1 / 4)

唐诗心里的疑惑其实比葛经义还多。

【瓜瓜,怎么回事,毛氏状告关尚书很突然,一点征兆都没有。】

瓜瓜:【不知道,我也没被屏蔽啊。】

那就奇了怪了,唐诗赶紧往前扒,顺便问瓜瓜:【毛氏今天状告关尚书强迫她,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

瓜瓜:【前天晚上。】

唐诗赶紧找到前天晚上关潮的行踪:【他前天晚上还真喝了酒,很晚才回去,在东侧院的假山旁遇到了哭哭啼啼的毛氏。毛氏哭诉关兴腾又在外面花天酒地,还没回府云云,关尚书安慰了她两句并表示会派人去找关兴腾,然后就回了书房。】

【时间、地点、人物都对得上。幽暗的假山旁,半遮半掩,毛氏又低声啜泣,这很容易让人误会啊,真真假假掺和到一块儿,难怪关尚书解释不清楚呢。】

知道关潮未行不轨之事,葛经义松了口气。

他可不希望老友晚节不保。只是关潮的清白光他和皇上知道还不够,正所谓三人成虎,流言蜚语也是能杀死人的,如今京中的流言已经很难听了,持续发酵下去还不知会传成什么样呢。

至于官府出来澄清,给关潮清白更不可取。他们现在拿不出切实的证据,百姓反而会觉得他们这是官官相护。

所以当务之急是找出证据证明关潮的清白,偏偏这玩意儿最难找。男女之事,女方处于天然的弱势,若是一口咬定是关潮不轨,他们也没法证明其清白。

而且因为这事对女人的名誉影响更大,大部分人下意识地会选择相信毛氏,毕竟没人拿自己的名誉和下半辈子开玩笑。

葛经义思忖片刻,决定从关兴腾入手:“皇上,还有一事,微臣甚是疑惑,关尚书的侄子从小丧父,母亲改嫁,是关尚书将他抚养长大的。他为何要站出来指认关尚书?正是因为他的指认,让不少人觉得关尚书有罪。”

毕竟是亲侄子,他的话在大部分吃瓜群众看来要可信得多,因此更加没人相信关潮是无辜的。

天衡帝睨了葛经义一眼,哪是问他这个皇帝啊,分明是在套路旁边那只缩头乌龟。

关潮执掌户部,今年户部又推行了一系列改革,这个时节又处于青黄不接之时,关潮不能有事,不然很多计划都要搁置。

因此没有犹豫,天衡帝就很配合地说:“这个关兴腾确实可疑,派人好好查查,看看他到底是大义灭亲,又或是这其中另有隐情。”

他们俩这番话果然勾起了唐诗的兴趣。

唐诗边翻八卦边跟瓜瓜嘀咕:【说到底,要么是因为利,要么是因为仇。不过关尚书倒了对关兴腾没什么好处啊,至于仇就更不至于了,两人可是亲叔侄,难道他亲爹是关尚书杀的?】

瓜瓜都没唐诗的脑洞给吓了一跳:【宿主,没这回事,你看这里就明白了。】

唐诗看完后直接无语他妈给无语开门,无语到家了。

【关尚书这么精明的人怎么会有如此

愚蠢的侄子?基因真是个神奇又玄妙的东西啊!那毛氏哭哭啼啼几句说自己被欺负了,他竟然就信了,然后跟着毛氏气愤地跑到衙门状告关尚书,这可真是个好侄子啊。】

【他的智商呢?就这么喜欢往脑袋上戴绿帽吗?】

瓜瓜:【其实他不傻呢。宿主,你知道他怎么娶到的毛氏吗?】

唐诗催促:【瓜瓜,你别卖关子了,赶紧直接说,我懒得往前翻。】

瓜瓜:【六年前,关尚书奉先帝的命令去了一趟江州公干。正巧关夫人的母亲七十大寿,关夫人便携了孩子跟关尚书一同回了江州给母亲过寿,关府就只剩关兴腾这一个主子。】

【正巧关兴腾结识了毛氏,毛氏出身七品官宦之家,长相漂亮,俗话说低头娶媳妇,抬头嫁女儿,毛氏有条件嫁个门第高一些的人家。但毛家从外地进京没几年,毛父又是个武将,他们家没有门路,想要高攀也不是很容易。】

【因此得知关兴腾是上尚书府的大公子后,毛氏非常满意,很快就跟关兴腾打得火热,怕关兴腾变卦,她还去了关府好几次,两人的事在毛氏娘家以及附近邻居亲朋中都传开了,都知道她要嫁进高门了。】

【就在这时候,关夫人从江州回来了,正巧碰到毛氏在关府,两人一打照面,毛氏才弄清楚关兴腾的身份,直接傻眼了。】

唐诗都无语了:【这简直是一对卧龙凤雏。她该庆幸关兴腾好歹是关尚书的侄子,要是个管家的儿子,她哭都没地方哭去。】

瓜瓜:【可关兴腾不是个读书的料,考了十几年都没考上秀才,眼看实在不是读书的料,关尚书给他在户部弄了个差事,九品的芝麻小官。这比毛氏父亲的官职还低,而且因为没有功名关兴腾升迁也极为困难。】

唐诗明白了:【毛氏被骗婚了,肯定对关兴腾不满。其实也不错啊,九品官也好歹是国家公务员,吃皇粮的。你看清北学霸要做个城管都得过五关斩六将,笔试面试来好几拨。关兴腾要不是有个好叔叔,这等的好事哪儿能轮到他啊。】

【不过这跟关尚书的案子有什么关系?】

瓜瓜:【因为骗了毛氏,关兴腾心里有愧,所以一直对毛氏言听计从,婚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