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武帝时期,并不合适,因为这是汉宣帝弄出来提升军队士气的话术。
汉武帝时期,则是司马谈刚才说的那句话才对。
而且!
那句话也被司马迁记录在《史记》一书中。
所以出处是毫无疑问的。
至于“中国”一词,也不是我们现在广泛意义上的认知,而是指代为中原之国,即是说现在的汉朝!
此时。
听司马谈大言吉兆,汉武帝当即也激动万分。
虽然他看不懂天象,但联想到今日那飞雷炮的威力,便相信司马谈的话。
于是。
也忍不住感叹道:“五星聚于一舍,代表朕出兵伐匈乃天意,必胜!”
“天意不可违。”
“哈哈哈!”
漠北荒原上,卫青所率领的军队正在艰难的前进。
大汉朝与匈奴人的这一仗,乃汉武帝筹划已久。
身为大将军的卫青,自然知道自己这一仗绝不能有闪失,也绝不能无功而返。
只是。
自来到匈奴人生存的漠北之地后。
一行人,压根就没有见到匈奴人的影子,连户牧民都见不到,就更别说匈奴骑兵了。
没办法。
此时汉朝出兵声势浩荡,若仅仅只有分成两队的十万骑兵。
匈奴人可能还不害怕。
最主要是。
十万骑兵身后,还跟着十多万步兵,以及数之不尽帮忙运送物资的民夫。
在这一望无际的草原上。
步兵自然比不过骑兵。
但毫无疑问的是,步兵的战斗力也是不可忽视的存在,尤其这还是汉朝的步兵。
放在任何时期。
步兵遇到骑兵,那就是单方面的被屠杀。
但汉朝的步兵不同。
汉朝的步兵,那是能与强悍的匈奴骑兵硬碰硬干架的存在。
匈奴人的骑兵,本就是不会配合,不会战术。只遇上卫青率领的精锐骑兵都打不过,这再加上身后跟着十多万步兵与民夫。
那不跑的远远地才怪!
路上,霍光与大大将军一道骑马前行。
不知道是出于无聊,还是为了打发时间。两人在骑行的路上,大将军卫青突然出言问道:“霍校尉,你对本将军将李广支走,有何看法?”
霍光本不想提这事情。
见卫青都问了。
霍光便说道:“以我对大将军的了解,应该不会做出此事。所以斗胆猜测一下,这应该是陛下的命令,出于对李广老将军的年迈考虑,怕他误事?”
卫青瞟了霍光一眼,随即点头道:“伱倒是聪明,不过,这只是其一,还有另外两种原因的考虑!”
霍光微微侧首,说道:“愿闻其详。”
卫青方才说道:“其一便是如你所说,李广老将军年事已高,此次对匈奴人的战争又事关重大,不容有失。”
“其二,老将军历经三朝,为抗击匈奴流过很多血,陛下不想看到耄耋之年的老将军死于匈奴人的刀下。”
“其三,我军舟车劳顿前往漠北,一路艰辛,将士们疲惫不堪。而匈奴人的骑兵以逸待劳,如若他们在前方埋伏我军,会使得局面很被动。这时候,若老将军能从侧翼迂回杀出,将比他成为前锋大将更有用!”
听完大将军所说的三个原因,霍光心中微微一动。
这前面两个原因?
怕不是是汉武帝的意思,后面的一个原因,估摸着才是大将军的想法。
汉武帝刘彻说是对李广老将军的关怀,其实不然。
早年间李广曾站错队,难道陛下真的忘了此事?
其实不然!
否则,连卫家三兄弟都能襁褓封侯,陛下想给李广封侯,那岂不是一句话的事情?
汉朝虽说是以军功封侯,但这是汉武帝啊。他封侯,可是能破例给没有军功的文臣的。
更何况李广!
军队在漠北直驱前行了两天两夜,已经能看到这边溪流中有很多被匈奴人投放病死的牛羊尸体在里面。
看到这些。
霍光连忙对卫青说道:“大将军,您看,这边溪流中已经有匈奴人将得了瘟疫的牛羊扔在溪流中了,幸好先前士兵们没有饮用路上的溪流,否则怕是要生病啊!”
卫青点了点头,随后下马,走到溪流边观看起来。
这腐烂的尸体,带着一股难闻的臭味,飘散在空气中。
说实话。
若不是大将军过去,霍光都不愿靠近一点,只想着离它远远地。
但卫青此时却对霍光招手道:“霍校尉,你过来一下。”
“诺!”
霍光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