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至七十六章 斩圣阶败皇者四合一(4 / 7)

人族镇守使 白驹易逝 6447 字 2023-02-21

的目光,都是被那一尊虚影吸引。 他们都是第一次见到如此景象,根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就在这时。 两个人突兀的出现在了上空那里。 一人身着帝袍,面色威严。 一人身着青衫,腰间跨刀。 对于前者,大梁的人不会感到陌生,因为那正是大梁的皇者。 而对于后者的话,则是很多人都面色疑惑。 不过。 也有人认出来人身份的。 “那是沈长青!” “什么,他是沈长青?” “没错,我曾经在南幽府见过他,这绝对是大秦镇守使沈长青!” 随着有人道破青衫人身份以后,不少人都是直接倒吸了口凉气。 大秦镇守使! 沈长青! 这个名字,早就已经威震天下了。 这个天下,不仅仅是大梁的天下,而是真正的天下。 如今。 沈长青的出现,本来就让人感到震惊了。 再看这个局面,对方明显是要跟梁皇交手,顿时引起不少猜想。 对于下方众人的震惊。 虚空中的两人,都是没有任何在意。 梁皇一手执掌玉玺,脸色冰冷的看着面前之人。 “想要让我大梁臣服,那就拿出你的实力!” —— 虚空中。 那尊虚影跟梁皇重叠,使得对方身上的气息顷刻间再度暴涨。 力量散发间。 空间已经是寸寸破碎开来。 那股感觉。 让他心中升起异样的满足。 多少年了! 自己多少年没有这样的感觉了。 借用气运。 使自身到达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巅峰,那种感觉很是让人沉迷。 对面。 沈长青脸色不变,纵然是梁皇气息暴涨,他的眼神也依旧没有任何变化。 就好像。 对方任何的蜕变,在其看来,都是改变不了什么。 “梁皇不如直接用出最后的底牌吧,否则你等下未必能有这样的机会。” “你很狂!” 梁皇眼神冰冷。 自己现在的状态,就算是突破到一般的妖圣,都有把握将其镇压下去。 不过。 想到沈长青能把冉安斩杀,对方的实力,显然不是寻常的妖圣可以比拟。 一念及此。 他再也没有保留底牌的意思。 “朕乃杨羿,为大梁帝皇,今有强敌进犯,尔等身为大梁子民请举起左手,把你们的力量都借给朕,让朕诛杀来敌!” 梁皇高举玉玺,厉声大喝。 瞬间。 声音借用气运,传入了所有大梁子民的耳中。 半息过后。 陆陆续续有大梁子民举起左手,微弱的力量化为流光,向着国都而来。 当流光汇聚在一起的时候,便是直接化为了浩瀚长河。 顷刻间。 梁皇身上气息暴涨。 如果说。 前面他只是相当于妖圣中期的话,那么此刻力量暴涨下,已是相当于半步妖神的存在了。 浩瀚! 可怖! 这一刻,梁皇感觉到自己好像化身天地主宰一样。 原本黑白分明的眼眸,已经渲染上了浓郁的金色。 没有任何言语。 他一掌轰击出去,金色的力量化为真龙腾空,神圣威严的气息,横压整个国都。 见此。 沈长青一步踏出,他也没有浪费时间的打算,搭在刀柄上的右手一动,一品道兵斩圣刀骤然出鞘。 一品神通! 天地一刀斩! 力量凝为一体,化为璀璨至极的刀光破空而出。 瞬息间。 天地苍穹震动,仿佛在这一刀面前,所有的一切都被尽数毁灭。 刹那。 梁皇心中升起一种大恐怖。 那种感觉,让他来不及多想,全身的力量尽数灌注到玉玺里面,狠狠向着前方轰击而去。 轰—— 两股力量相撞。 传承了千载的大梁玉玺,这一刻好像承受不起那股毁灭的力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龟裂,最后砰的一声破碎开来。 攻势不止。 向着后方斩去。 金光撕裂。 鲜血洒落苍穹。 梁皇伟岸的身躯,在众目睽睽下,自虚空中跌落下来。 国都上下。 在这一刻,全部都是寂静无声。 所有人看着梁皇自虚空跌落的身躯,脸上满是惊骇欲绝的神色。 败了! 梁皇败了! 前一刻对方还气势无双,下一刻便是跌落虚空。 整个过程的变化太快,快到他们都没有来得及反应。 直到梁皇身影完全跌落不见的时候,这些人才算是从震惊中回过神来。 “吾皇,败了!” “不可能的,吾皇怎么会败!” 国都内的人,对于方才那一幕都是不敢相信。 梁皇败了! 这并非不能接受。 毕竟哪有强者能言不败,就算是再强大的存在,都会有落败的可能。 可问题是。 落败他们能接受,可是被直接秒杀,那就难以接受了。 梁皇方才爆发出来的力量,称得上是惊天动地,可饶是如此,也是被沈长青一刀斩落虚空。 如此差距,简直是让人绝望。 梁皇落败。 便是直接衬托出了沈长青的强大。 所有人都能明白,此战过后,沈长青三个字对于大梁国都的人来说,将会是永世难忘。 皇宫里面。 梁皇自虚空中跌落下来。 他的帝袍染血,强悍直接的肉身都险些被斩灭。 “陛下!” 诸多大臣都是面色大变。 “你输了!” 沈长青一步落下,看着面前的人淡淡说道。 闻言。 梁皇沉默了下来。 是的,他输了。 就算是借用了大梁的气运,也依旧不是其对手。 那一刀的力量。 让梁皇如今都为之心悸。 如果不是有玉玺挡住大部分的攻击,如果不是大梁气运挡住了后面的余波,如果不是—— 可以说。 自己能活下来,完全是万分的侥幸。 否则。 在那一刀下,他已经是陨落了。 半晌。 梁皇微微摇头:“一代新人换旧人,大秦镇守使名不虚传,古玄机驾崩前能把你留在大秦,算是最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