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 新中国的诸多可借鉴之处(完)^^……(5 / 11)

方法。】

“!”

“解决方法!”

李世民肉眼可见的精神起来。

其他臣子也停下子心中消极的情绪,一个个都支棱起来。

“来自千年后的解决之法!”

他们这可得认真听上一听。

【有人说,封建君主□□早在开元盛世就已达到完美状态,然后僵化,需要转型。

中央集权的君主□□制度在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诸侯国的激烈思想变革和战争中反复磨炼出来。

这个制度当时制度处于完善期,秦汉唐的执政者无论怎么探索都是往好的方向螺旋式上升的。

但发展到了盛唐,生产力已是积累到质变,极需生产关系进步。】

“如此说的话,那不就是咱们没有进行改变,才有后面的混乱。”尉迟敬德顿时头重,有种一大口锅就这么种种砸在脑袋上的感觉。

就,有点,不爽。

“不能如此曲解仙幕的意思。”

房玄龄不认同,他严肃道:“仙幕不一定是这个意思,贞观年间百姓生产应该还达不到仙幕所言的质变之说,只能说尚可而已。若真要说改变,仙幕指的应该是开元年间。”

“能够被称之为华夏历史第一盛世,应该是达到质变的资格,贞观年间的水平充其量就是为盛世做铺垫而已。”

李世民有点儿认同房玄龄的话,李世民沉吟,道:“巅峰盛世不见得完美无缺,既然发展已达极限却没被发现,可见祸根就潜藏掩盖在盛世美景当中,需要掌权者找到问题,寻求变革,可惜了…… ”

李世民未尽之语在场的人都懂,但执政者有好有坏,或者就像玄宗一样前期清明后期昏庸,难以发现掩藏在盛世美景之下的危机。

所以开元中后期明明只是普通的宰相频换,倾轧现象,奸臣当道,却一下子让盛唐倒塌,从此深陷地方与中央的拉扯当中。

他们唐朝的问题和前面的秦汉不一样,属于得找到正确的生产力发展情况,对生产关系进行变革。

【唐朝的生产力发展,最突出体现的就是在人口上。】

刚在想生产力发展是什么情况,就听到仙幕的话。

李世民顿时有种瞌睡了有人送枕头的感觉。

“人口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

李世民沉思。

“若以这个作为生产力发展的体现,倒是真有可能。”魏征严肃道,“稻谷在秦汉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农具也更为便捷,更别说我朝注重吏治,与民生息,在人口上相较于前面的朝代,确实达到了另一个巅峰。”

其他臣子认同:“魏公所言不虚,若以人口体现生产力的发展,倒是恰当。”

【众多学者的预估虽有出入,但盛唐人口顶峰总人口约就在为6300到8050万之间,在七千万左右没跑了。「1」

——盛唐的人口远超以往的任一朝代。

这也就是意味着——农业文明无法消化这么庞大的人口。

生产力在逼着生产关系进行改变。】

【然后……

中晚唐宋元明清的生产关系表示:虽然咱再走下坡路,虽然外面压力大,但咱很混,咱愣是不改!

盛唐之后的体制没有转型,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甚至一反秦汉初唐盛唐包容万象,积极向上的风格,开始变得畏首畏尾,在这个体制上画蛇添足

——只关注个人利益,忽视或者对集体利益视而不见,政治体制僭主化,就像我们看到的,闭关锁国,重农抑商,重文抑武,限制思想等昏招频出。】

“唐后的国家体制确实没有变化,只在旧的基础上缝缝补补,现在看来,甚至在压制新的生产关系产生。”

李世民一直在想凭什么那些先进的东西是西方先发现,凭什么是西方攻入东方。

现在想想,不正是因为盛唐之后就开始出浑招,不断压制新事物的产生,才会造成中西差别如此之大。

要不然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下,早就出现新的制度变革,产生新的天地,而不是与封建君主□□继续僵持。

与李世民一起排排坐的臣子们也恍然串联起来。

“宋朝就是用极度的内倾软弱,重文抑武,来维护老赵家的统治。”

“看来这种软蛋统治也阻碍了思想文化政治军事财政等体制的变革。”

“明朝虽看到宋的教训不再重文抑武,但在其他方面却是与宋一样做了限制。”

“当时看宋元明清的视频,他们都在思想上都进行了限制,全方位无死角的防止新思想的产生。现在想来,就是这些东西让华夏难以从旧历史的泥潭里挣扎着走出来。”

萧瑀听着他们的话,轻啧了一声,道:“诸位同僚不要说的这么简单,变革这玩意儿本来就不容易,那些皇帝实际上就是想跟着秦汉唐的路子走,为了能够跟着路子走,故而进行了些维护自个儿统治的措施罢了,他们能了解什么,身在山中,不识其真颜罢了。”

程咬金被说得尴尬挠头:“咱们能够挥去浮云,实际上还是因为仙幕带我们领略了整个华夏的历史进程,要不然也是被山中风景迷了眼,无法切切实实体会变革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