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放不下,不想放下(3 / 5)

四个字,大明再兴。

“俞帅,俞帅,陛下到了!”一个小黄门生怕俞大猷没有听到陛下驾到的呼喊声,在俞大猷耳边大声的喊道。

“没聋呢,伱小点声!”俞大猷不耐烦的挥了挥手,他的确是老了,听力的确下降了不少,但还没到聋的地步。

朱翊钧到了,他还是亲自过来看了看,他知道,无论有没有自己的厄运,似乎都留不住这位风烛残年的老人了。

没有奇迹发生。

俞大猷看到了一个人影,龙行虎步的走了过来,他知道是陛下来了,陛下的身影,他还是能认出来的。

“臣已经起不来了,还请陛下恕罪了。”俞大猷想行礼,奈何身体不允许,试了两次,最终只能放弃。

“无碍。”朱翊钧坐到了俞大猷的身旁,看着俞大猷望着的方向,什么都没有,不知道俞大猷在看什么。

“陛下,这两棵参天大树是当初陆炳种的。”俞大猷说起了旧事,他亲眼看到陆炳种下,现在已经亭亭如盖矣了。

参天大树?

朱翊钧用力的攥紧了拳头,那边什么都没有,但俞大猷说那里有陆炳种下的两棵树。

人要离开的时候,总是能看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那是生命在最后时刻,回溯在人间短暂的历程。

俞大猷的记忆有点模糊了,他略微有些失神的说道:“嘉靖三十八年还是什么时候来着,臣和戚帅攻打岑港,那是倭寇的巢穴,很不好打,但杀倭寇,那不是有手就行的事儿?戚继光杀了三千五百倭寇,臣少了些,只有三千三百级首功。”

“但当时朝中严党和清流斗的你死我活的,清流的御史李瑚,因为党争弹劾胡宗宪剿倭不利,顺带手,把臣和戚帅给一起弹劾了,戚帅攻破了岑港有功,臣就被下了大牢。”

“当时,忠诚伯左都督缇帅陆炳,到了天牢里来见臣,陆炳可比臣还要年轻七岁,陆炳花了不少银子,买了臣的命,才从牢里放了出来。”

陆炳,道爷的奶兄弟,是道爷一辈子唯一可以彻底放心信任的人,无论是放火烧还是宫女行刺,道爷都可以把自己的命交给陆炳,陆炳没有辜负这个信任。

陆炳救了很多很多人,多到陆炳自己都不知道救了哪些人,但凡是对国朝有用的人,陆炳都会下力气救。

“那时候花了多少钱?”朱翊钧还是第一次知道,俞大猷和陆炳居然还有这个关系。

“严世藩那里送了十二万银,徐阶那里送了七万,后来又给了十万,那个御史李瑚才肯放过臣。”俞大猷靠在椅背上,说了一个数字,一共二十九万两,陆炳才买下了俞大猷的命。

“其实是世宗皇帝在救臣,陆都督哪来的那多银子,他要真的有那么多银子,世宗皇帝就该担心了,这些也本就是清流和严党上贡的钱。”俞大猷还是解释了下这笔钱的来源,就是走个账的事儿。

“徐阶就是比严世藩更贪。”朱翊钧气坏了,站起来走了两圈,才坐下来依旧气呼呼的说道。

清流真的比严党好吗?若是真的,海瑞就不会在《治安疏》里阴阳怪气世风日下了,海瑞爱讲实话,也只讲实话。

俞大猷有点冷,他抓着毯子紧了紧,继续说道:“陛下以为,当初撑着严党屹立不倒的底气是什么?”

“东南倭患。”朱翊钧说出了答案,嘉靖二十一年之后,人人都在倒严,但是人人都倒不成,朱翊钧认真研究过当年的党争,他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俞大猷在笑,陛下军事天赋的短板,都补到政治天赋里面去了,说起当年的清流浊流之争,都在吵什么骨鲠正气,吵什么徐阶的功劳,吵什么严世藩多智,能糊弄的嘉靖皇帝团团转。

俞大猷觐见过嘉靖皇帝,道爷一点都不好糊弄。

嘉靖皇帝真的离不开严嵩、离不开严世藩?徐阶这帮人的才智真的不如严世藩?这天下能人多了去了,东南平倭大业,才是严党屹立不倒的根本,陛下能看得出来。

还是这倭患,不得不平,大明两线作战,跟俺答汗打的你死我活,东南还在平倭,只能默认让严党嚣张跋扈了,因为胡宗宪真的在平倭,而不是和晋党一样,玩养寇自重的把戏,弄的朝廷焦头烂额。

严嵩拿了圣眷是真的办事,胡宗宪在东南的平倭,可谓是倾尽全力,徐阶拿了圣眷,就只知道往自己兜里搂银子了。

“徐阶快要恨死胡宗宪了,胡宗宪要是养寇自重,徐阶也动不了胡宗宪。”朱翊钧叹了口气说道。朱纨已经自杀明志了,胡宗宪又不是没见到,但他还是启用了一大批的将领,把倭患给平了,胡宗宪就只有瘐死一个下场了。

或许,胡宗宪早就看到了自己的结局。

“然也。”俞大猷叹了口气说道:“那时候,谁都没钱,严党没有,因为胡宗宪平倭是个大窟窿,清流也没有,因为他们连自己家都喂不饱,世宗皇帝也没有钱,为了点银子,真的是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陆炳救了臣,第二年就病逝了,世宗皇帝也是从那时候,再也控制不住朝局了。”

俞大猷虽然不在京堂,但他看得明白,作为一个将领,看不清楚局势,会吃败仗,他看得懂当年的局势,和旁人的看法完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