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海外开拓的规矩(3 / 4)

后到底站的什么人。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孙克弘时常担忧自己家这么出挑,会被群起而攻之,失去了松江巡抚的庇佑,会倒霉,但他根本没有意识到,他身上到底叠了多厚的圣眷,早已是简在帝心。

就一件事,朱翊钧就能念孙克弘一辈子,孙克弘把福建赵氏在归雁湾私市举报,将一场大明和吕宋产生巨大间隙的隐患消除掉,这就是天大的功劳了。

孙克弘拿着手中的文书,面色复杂的看着所有人说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诸位,我好心提醒,倭患之前,各家各户没少蓄养亡命之徒,倭患来了,这些亡命之徒,都成了丧门星,带路的鬼,劫掠终究不是什么正经营生,大明水师强横,海防巡检近两千处,哪天被朝廷给剿了,怨不得旁人。”

南衙的这些望族大户,都喜欢养亡命之徒,能压得住的时候,那自然那是利器,可压不住的时候,亡命之徒,就会反噬,倭患二十六年,这刚刚风平浪静,这些望族大户一点记性不长,又开始了。

如果朱翊钧在这里,一定会惊讶孙克弘的眼光,晚明江南的奴变,可是数不胜数。

“这第二,种植园蓄奴,理当阉割使用,出了什么岔子,不要怨天尤人。”孙克弘说了第二个规矩,无人询问,更无人提出质疑。

比较有趣,回回人和大明人用的臧获、苍头、驱口、世仆、劳动工具,都喜欢阉割,但红毛番不这样,红毛番不用阉奴,搞得种植园串串儿一堆又一堆。

种植园内,奴隶主和爪牙的数量一定低于奴隶,不用阉奴,迟早倒反天罡。

“第三,则是垦荒稻谷田亩至少要占五成以上,海防巡检每年都会检查,不要抱侥幸心理,今年冬天,南衙大江结了冰,多拉回来点粮食,就当是积阴德了。”孙克弘说到这条的时候,看着面色各异的众人,觉得自己读了半辈子圣贤书,都是狗屁。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说的比唱的还好听,让他们种点稻米,一个个比杀了他们还难受,种植园种经济作物当然赚的更多。

“五成是不是太多了?”高天兴面露难色。

“历属皇庄的五十四处种植园,处处都是如此,至少五成以上的稻米,海外不是法外之地,那也是有王法的,至少元绪群岛,是陛下水师够得着的地方。”孙克弘也不跟他们白话,直接上武力威胁。

不服?憋着。

“回去都多读读矛盾说,都是大家长,不是散兵游勇,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不惜自己的命,也替家里人想想。”孙克弘又教训了一句,这帮家伙,都该迁徙到西土城,感受下皇威,就知道读书了。

西土城遮奢户的年轻人,人手一本矛盾说。

高天兴、陆深等遮奢户们,都是只想享受权利,不可能承担一点点的责任,孤阳不生,孤阴不长,哪有这种好事?

大明兴文匽武了这么多年,其实也有内在原因,振武的话,皇帝一旦掌控了暴力,对遮奢户而言,不服就只能憋着了。

“第四,不得阴结番夷,这一条,诸位心里都清楚分量,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最好碰都不要碰,万一被逮到了,全家跟着一起遭殃。”孙克弘念完了手中的文书,主要内容是这四条,还有十二条,都是罚钱的条例,发下去自己看就是。

孙克弘看着所有人,十分郑重的说道:“我得到了消息,密州、松江、宁波、福建、广州和吕宋,都会在今年内建立远洋商行,不用我说,大家都明白,朝廷离了咱们这个张屠夫,还能吃带毛的猪?咱们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大江通衢九省之地,天下百货集散所在,水文极好,商行办了这么些年了,若是被其他五处商行给比下去,面子事儿小,损失的是实打实的银子。”

“这具体影响什么?”陆深想知道输掉的代价。

“船只和船引。”孙克弘言简意赅。

“嚯!那绝对不能败啊!”高天兴一拍桌子,船的配额不是他们松江商行一家独揽了,这要是输给了后来者,面子里子和未来,全都输了。

“这张太岳是准备把考成法那一套,拿到考成咱们商总吗?”一个商贾呆滞的问道。

一语中的,其他商行的筹建,就是给松江远洋商行压力,就是在考成。

其实孙克弘知道的更多,这些商行会有个总会,隶属于户部。

“最近南衙会出发一支船队,四艘五桅过洋船,一艘观星舰,顺着洋流,前往秘鲁等地,也就是红毛番口中的新世界,而后横跨大西洋,至泰西,而后返航,诸位,这可是个不可多得的好机会。”孙克弘说起了另外一件事儿,探索新航路。

孙克弘看了一圈,果然对付商贾,最好的办法,还是利益,他笑着说道:“新航路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这是个好机会,由晋商和西土城遮奢户的船东们一起弄的,陛下承诺,给二等功赏牌,三月份出发,一个月的准备时间。”

“有些乏了,今天就到这儿吧。”

转椅离开了无怠堂,这些望族的家主们,还是热切的讨论了起来。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二月初,松江府迎来了一支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