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真诚是最大的必杀技(3 / 5)

?”毛利辉元眉头紧锁,他已经有些紧张了,若是大明使者埋伏下了刀斧手,他今天绝对走不出长崎,之所以要挂着马甲,就是怕有刀斧手这种事。M.biQUpai.

“我重申一遍,大明对白银感兴趣,对银山,完全没有兴趣,我这个人心软,看不得那些苦。”徐渭十分真诚的说道。

徐渭对石见银山的窑民的生活非常了解。

一个孩子从九岁开始就进入银山开始干活,在十五岁后开始下窑,凡是窑民能活过三十岁,当地的村社就会开席庆祝。

十五岁开始,每天都要下到三十多丈的窑井里,昼夜不停地工作,直到挖够了足够的银料,才会出窑,石见银山、泰西秘鲁总督区波托西银山、万卡维利卡银山等等都十分的类似,银山围岩松软,并不坚固,十分容易塌方,而且地底下的毒气弥漫,这些毒气有的让人窒息,有的会爆炸,有的则是杀人无无形之中,有的则是贻害终身。

开矿的苦难还是其中的一部分,窑民每天都要用吹灰法来炼制白银,而现在泰西传教士带来了汞齐法,利用水银提炼金银,这些窑民吸入了大量的水银,短短几天时间,就会出现牙龈、口腔上表皮脱落、腹泻、精神萎靡,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变得健忘、呼吸困难、胸痛、腰痛、全身水肿。

汞齐法提炼金银,汞毒还是从皮肤不断的渗透到骨髓,肢体开始震颤、无力、全身开始发软,而后迎来死亡。

汞毒只需要四年左右,就可以让一个壮汉变成一滩烂泥,银山,真正的人间地狱。

徐渭仍然在说真话,他这个人,见不得这些苦,所以干脆就不见了,只要白银如期交割就可以了。

真的让徐渭管理银山,他只会完全禁绝汞齐法提炼白银,毕竟作为文明的灯塔、天朝上国的使者,徐渭也有大明人的通病,高道德劣势,即便是能过了自己这一关,就朝中那些个没事找事的言官,知道徐渭干了这种丧尽天良的事儿,唾沫星子就能把徐渭给淹死。

汞齐法的危害大,但是它产量真的高。

大明还是使用工艺较为落后的吹灰法提炼白银,谁让大明没有银山,这个产业根本无法发展。

“啊这样,只要白银,不要银山。”毛利辉元终于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

他很担心大明这种天朝上国,以一种蛮横的、武力的方式获得白银,但显然毛利辉元低估了大明人性的光辉,大明来的老爷,真的看不得这些苦。

“我需要白银,而毛利家督有白银,这就一拍即合了,我这里有一份详细的商贸清单。”徐渭让孙克毅送来了一份贸易清单,大明各种商货,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不知道有没有军备?”毛利辉元看完了清单,对商贸的清单非常满意,在松江府能买到的东西,在松江远航商行都能买到,但是毛利辉元还想买点别的东西。

“有。”徐渭给出了肯定的回答,而后让孙克毅拿出了另外一份清单,上面是军械。

长短兵、弓箭、箭矢、火药、火铳、火炮,应有尽有,如果戚继光在这里就会发现,这都是大明军兵淘汰掉的军械,比如嘉靖三十六年造的鸟铳,其实还能用,但已经换装,所以都被淘汰了。

无论是在泰西还是在大明,对于金钱是魔鬼,都非常认同。

皇帝为了白银,居然把军械拿出去卖了,就不怕倭人用大明的武器继续滋扰大明吗?倭患可是一直到万历二年才彻底平息,在万历五年六月,一股从琉球袭扰大明的倭寇,还被松江水师所剿灭。

皇帝被金钱蒙蔽了双眼,利欲熏心,那么朝中的明公,都在做什么,难道不知道劝一劝吗?

理由其实很简单,因为不怕。

嘉靖三十六年,大明一年只能造一万只火铳,而且一共就营造了五年的时间,就停止营造了,因为朝廷穷的当裤子了,没钱营造,现在完全不同了,大明财用慢慢充足,大明的军兵已经开始换装,以现在的鸟铳为例,大明军器监一年营造数量已经从一万支提高到了三万支,而且这个产能还在爬升。

这些淘汰的军械,毁掉麻烦,留着更是麻烦,还不如直接卖给倭国的大名。

张居正曾经和小皇帝讨论过,任何天花乱坠的奏疏,只要不谈成本,那就是扯犊子、胡说八道,显然此时出售给卖淘汰掉的军械,也是成本之一,目的就是为了把倭国这潭水,再次搅得天翻地覆。

毛利藩打不过织田信长,如果有九州岛诸多大名支持的毛利藩呢?如果再加上大明支持的毛利藩呢?

毛利辉元看着那一长串的军械名称,惊骇无比的看着徐渭,再看着名单,连续数次才开口说道:“这上面的东西真的可以买得到吗?”

“你们从红毛番手里买了不少的火器,他们的价格昂贵,数量很少,但是大明就是量大管饱,而且质量上乘,当然可以买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