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0 章 大义灭亲(2 / 3)

:“因为张御史不是一个人去的。”

“所以你听谁说的?”

枇杷:“宣室的女子。宣室的女子听小黄门说的。小黄门听张御史说的。”

小太子看韩子仁和吴琢:“你们好像一点不意外?”

韩子仁:“奴婢今早碰到几个侍卫拎着包裹,多嘴问一句才知道他们前些日子随张御史去了江都。陛下令他们回去休息。他们忍不住跟奴婢说了几句江都王的事。”

怕不是几句吧。小太子心说。

“孤身边的大小事不会也已传的天下皆知?”

韩子仁慌忙道:“奴婢不敢!”

“敢不敢改日孤问问表兄自然一清二楚。”

天越发热了,公孙敬声不爱出来,小太子就去找他。

韩子仁和吴

琢很是担心,担心粗使老宫女老糊涂了↓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逢人就说小太子的事。

小太子的秘密瞒得好好的,也没闹出过乱子,才不怕百姓议论。小太子找公孙敬声有别的事,但他又想趁机敲打敲打韩子仁等人,以免他们认为他过于和善,日后脚下无根敢欺主。

休沐这日,小太子到公孙敬声家中,令韩子仁和吴琢等人随公孙敬声的奴仆去偏房歇息。

公孙敬声奇怪:“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不可以来找你玩儿啊?”

公孙敬声拿掉他的面具:“来找我玩戴这个?这么见不得人?”

“不想被对面大宅里头的人看见。”小太子好奇,“你屋里一点不凉爽,干嘛不出去?”

公孙敬声束发:“昨日回来晚了,只来得及沐浴。早饭后才洗发。”

“太学课这么重啊?”

公孙敬声下意识摇头。

小太子一脸好奇的看着他。

公孙敬声有几分尴尬:“我说了你不许嘲笑我,更不许生气。”

小太子点头:“我心如天广地阔。”

公孙敬声嗤笑一声。

“说不说?”小太子板起小脸。

公孙敬声从头说起。

早先听小太子的提醒,他和昭平君在东市买了一间铺子。因为棉桃还没开,最少还得一个月棉花才能上市,他和昭平君认为铺子空着也是空着,不如做点赚钱的营生。

那间铺子不能作酒肆食肆,卖零嘴或针头线脑又不赚钱,好好的铺子也不能用来卖鸡鱼肉蛋之类的东西。他们思来想去认为马鞍极好。

长安城内寸土寸金,能在城里养得起马的人家不缺钱。恰好他们能找到会做马鞍的人。东西市也没有人卖马鞍,他们算是独一份。

公孙敬声和昭平君怕被家人发现,买了两个奴仆,一人会算账,一人做过买卖。若不是遭遇贼人赔的血本无归,也不至于卖身为奴。

两人本钱不多,就告诉掌柜的,休沐日前一日统账,休沐日下午他和昭平君去拉马鞍。

昨日正好是收钱统账的日子。

小太子问:“我猜帮你们做马鞍的人不是军属就是博望苑小吏认识的匠人。”

公孙敬声尴尬正是因为给他们做马鞍的人是后者,给小太子做过马鞍。

他们倒是想找外人做,可外人没见过马鞍。

“据儿,不生气吧?”

小太子:“你和陈家表兄怎么分账啊?”

“他的主意,他出钱多,他六我四。”

小太子长叹一口气。

“怎么了?”

小太子:“马鞍是我的主意啊。不然你以为他们为何帮你俩?你俩其中一个还是大纨绔,谁敢信你们?”

公孙敬声震惊。

“你你,再说一遍!”

小太子摇头:“亏你看起来比他聪明。”

“王八犊子!我早该想到,他那个脑子怎么可能去几趟

博望苑,看到你的马就能想到卖马鞍。”公孙敬声气得起身,“在这里等我,我去去就来。”

小太子拉住他:“你去他家啊?”

公孙敬声坐回去。

“明日到太学再教训他。博望苑的棉花有开的了。你的棉树种下去的时候比我的大,兴许也开了。你叫人去秦岭提醒农奴仔细看看。及时采摘,剥出来就地晒干。不然会发霉。”

公孙敬声喊他的心腹随从,令其骑马前往秦岭。

马养在大宅,公孙敬声叮嘱他,大宅人问起来就说他去西市买吃的。

随从走后,公孙敬声没事了,一想到昭平君近日得意的样子就来气,“竟敢算计我!”

“其实你不亏。他出钱多。”

公孙敬声:“他就算告诉我这是你的主意,我也愿意同他四六分账。”

“陈家表兄不告诉你,一定不是为了多要一成盈利。”

公孙敬声点头:“显摆他聪慧!”

棒槌还真开窍了。

“你就不该告诉他。”

小太子:“他喜欢找你,铺子是你俩的,告诉他就是告诉你啊。”

此话公孙敬声赞同,可他还是很生气:“以后再有类似的事不许告诉他。”

小太子乍一听到令公孙敬声不好意思的事竟然是卖马鞍也险些失态,他没想过棒槌会骗人。哄的还是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