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1 章 口技艺人(3 / 4)

酱给他:“有劳了。”

“我们都是殿下的人,都是为殿下着想,不必如此多礼。”

张贺笑笑,令驭手掉转车头。

韩子仁记得早上膳房厨子送来一块羊肉,他抱着两斤胡麻酱到庖厨就令厨子切一斤羊肉片成薄片,准备一壶热水,再把铜锅拿出来,等小太子下课用暖锅子煮羊肉片。

胡麻酱里头没盐,韩子仁挖一勺酱加温盐水化开当小太子吃羊肉的蘸料。

小太子从来没有吃过胡麻酱,他很好奇,夹两片清水煮的羊肉,蘸一点只有盐的胡麻酱,竟然很香。

韩子仁见他微微睁大眼睛:“殿下,如何?”

“你说张贺送来几坛?”

韩子仁:“装胡麻油的两小坛,两斤。”

“给孤留一坛。另一坛赏你们了。”

韩子仁举起双臂低下头替太子宫诸人道谢。

“殿下,博望苑的胡麻酱如何处理?吃咱们肯定吃不完。”

小太子:“博望苑诸人每人一坛,不分老幼。做胡麻酱的哑奴再各加一坛。”

“一两缸就够了。”韩子仁提醒他。

小太子沉吟片刻:“母后、父皇以及祖母各六坛,三个舅舅一个姨母各两坛。三位表兄以及阿姊各两坛。余下的装成小坛,三百文一坛。你告诉敬声表兄和昭表兄,每卖出去一坛分他们百文。倘若不好卖——”

“好卖。”韩子仁大胆打断他,“殿下忘了吗,这里头有不少胡麻油?”

小太子点头:

“先这样。对了,问问他们有没有找到口技艺人。”

韩子仁担心他忘了,拿出笔墨纸砚一一记下。

翌日上午,小太子听石庆讲文章的时候,韩子仁前往博望苑叫张贺进城买酒坛。

小太子在宫里花不着钱,他就叫公孙敬声和昭平君把属于他的那份收益送去博望苑,由张贺收着。张贺见小太子如此信任他,大为感动,隔天就令人在太子院中修一间存钱的库房,而库房钥匙就揣他怀里。

前几日休沐,他沐浴的时候被弟弟看到,张安世调侃他胆小。张贺不是胆小,而是突然被太子看重他感觉跟做梦一样,脚踩云端不踏实。

张贺担心胡麻酱不好卖,他不但抽休沐铺子里人多的时候送过去,还把吃法写在纸上交给铺子管事。

公孙敬声和昭平君的铺子有两个人,一个掌柜一个伙计,分别是他一人的奴仆。张贺知道这一点,不担心掌柜和伙计阳奉阴违,东西放下他就回家沐浴。

博望苑有浴室,张贺可以在博望苑沐浴洗头,但世家公子被奴仆伺候惯了,他宁愿忍着也要回家洗头。

张贺的马车一走,围在铺子外面的人一哄而上,跟钱不是钱似的,哗啦啦往柜上扔。掌柜的大声说:“诸位,诸位,这些不是胡麻油,是胡麻酱。?[]?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话音落下,热闹的铺子安静下来。

掌柜的令伙计打开一坛胡麻酱,又拿出他们喝茶的杯和煮茶的茶匙舀一茶匙胡麻酱,然后加一点温水化开令众人品尝。

买得起胡麻油的人非富即贵,哪怕贵人家的奴仆也不好用手指头戳胡麻酱。掌柜的看一下张贺给他的纸,解释可以当蘸料,可以就炊饼等等。

附近恰好有食肆,没买到胡麻油的人立刻去食肆买个炊饼。炊饼蘸胡麻酱确实香,对方立刻问多少钱一坛,可以买几坛。掌柜的本想说想买几坛买几坛。可他一抬头看到众人眼巴巴看着他,掌柜的害怕,试探着伸出两根手指。

来买胡麻油的人几乎都知道这家铺子东家乃天子外甥,不在乎赚钱多少,所以不可能请托。旁人一见尝过胡麻酱的人毫不犹豫买两坛,他们也跟着买两坛。

鼻子尖的客人闻到胡麻香问掌柜的:“这也是胡麻做的?”

掌柜的:“猪油渣知道吗?胡麻酱就像存了许多猪油的猪油渣。”

此言一出,犹豫的人不再犹豫,一炷香左右,张贺送来的胡麻酱全部卖完。

掌柜的把“胡麻油售罄”的牌子放到外面,接着把棉花移到门边开始卖棉花。贵人豪强用得起蚕丝不稀罕棉花,城中百姓用不起就来买棉花做棉衣。

上林苑的棉花得留着做军服,长安卖棉花的只有公孙敬声和昭平君一家,不可能降价处理,什么时候买都一样,所以棉花也很好卖。午时左右,铺子里的棉花就卖光了。来晚的人问掌柜的还有没有,掌柜的也不胡扯,直言:“有是有,但弹棉花慢,明日有多少我也不清楚,要买就早点过来,早点买回去做冬衣。”

与此同时,小太子也见着两位表兄找的两名口技人。一人擅学牲畜虫鸟,一人擅学人说话,男女老幼学谁像谁。

小太子打量着两人心说,听他们学说话不比看栾大装神弄鬼有趣吗。

小太子问清一人姓甚名谁祖籍何处,家中还有哪些人,确定不是藩王派来的探子,也不是匈奴花钱买通的细作,就带两人去宣室殿。

两人到宣室殿外一听陛下在里面顿时双腿发软,直愣愣跪在地上。

刘彻听到动静朝外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