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5 章 无耻(2 / 4)

曹襄自幼体弱多病,久病成良医。他叫表姊让开,须臾,修成君睁开眼,先是一阵恍惚,接着想起什么扒开众人往刑场跑。此时修成君之子的尸首已经被奴仆放入棺中。修成君没有看到儿子就问女儿,儿子在哪儿?是不是还在牢里?

其女想说她别再自欺欺人。到嘴边又不忍心,哄她回去。

曹襄:“如今知道后悔了?晚了!”

昭平君:“她真知道后悔就不会这样自欺欺人。指不定还怪舅父心狠无情。”

公孙敬声点头赞同:“这世上也就太子能令陛下心软。”

昭平君低声说:“那也是太子表弟懂事聪慧贴心。换成我这样的,舅舅早把永巷塞满了。”言外之意,只为再生一个。平阳侯曹襄听懂了,禁不住瞪他,嫌他口

无遮拦。

昭平君拉着公孙敬声回去。

公孙敬声摇头:“我父亲——”猛然停下,惊得微微张口。昭平君不解??来[]_看最新章节_完整章节,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公孙贺一手搀扶着一个二十岁左右的男子。

昭平君:“你堂兄?”

“除了他们还有谁。”公孙敬声因为离父亲较远,也知道公孙贺不可能怕斩首,所以就留意他身边的情况。现在看来没比昭平君的几个纨绔朋友好多少。

公孙敬声感到丢人,远远喊一声“父亲”就坐昭平君的马车回他自己家。

与此同时,太子宫收到修成君之子行刑的消息。

韩子仁派出去的宦官没有看到行刑,但看到他确实被拉到菜市口。这种情况不可能刀下留人。除非文可定邦或武可安国,朝中无人可取代他。

韩子仁见小太子面上无悲无喜,还是有点担心:“殿下,您那日怕吗?偷偷告诉奴婢,奴婢不告诉任何人。”

小太子摇头:“昭表兄不敢看着孤受伤。孤不远处就有侍卫。”

“您跟陛下请示一下,往后随身带个匕首防身吧。”

小太子:“不必。经此一事没有孤的允许无人敢在孤面前舞刀弄剑。你说孤要不要去东宫陪陪祖母?”

“奴婢先前令人出宫的时候看到皇后往东宫方向去了。”

小太子心安理得的给自己倒杯水:“其实该迟几日再行刑。”

“为何?”

藩王秋季朝见天子。

小太子:“藩王都到了?”

韩子仁想想这几日宫里的情况:“离得近的到了。远路的还没到。”

“他们有心朝见过了三伏天就出发,日行百里此时也该到了。”小太子可惜,“也不怕回去的时候大雪封路冻死在半道上。”

韩子仁想笑:“那不会的。他们可以去驿站。再说了,来时用时一个月,回去可能只用三日。”

小太子突然想起一件事:“你速去告诉敬声表兄和昭表兄,安排人跟着藩王进京的车辆吆喝,天下第一香胡麻油,便宜的楮皮纸,可以书写的竹纸。”

韩子仁明白。

虽然长安有钱人多,可胡麻油不是衣物,不穿不可。再说了,可口的饭菜天天吃也腻。今年二人种了两百五十亩胡麻,做出的胡麻油足够长安富户用一年。怎奈上林苑也有几百亩胡麻。胡麻油放在酒坛中不好长途运送,也没有多少商人找他们买胡麻油。

韩子仁骑马出宫去得快,他到昭平君家中他还没用午饭。昭平君找上林苑要了一些聋子,去年跟博望苑的哑奴学会做胡麻油,这些日子日日做三十斤胡麻——昭平君担心做太多卖不完久放不香。

前些日子昭平君去秦岭小住,管事的奴仆提醒他,等到天热胡麻有可能生虫。聋奴们一日做五个时辰、算上歇息的时间也能做五十斤胡麻。

昭平君近日正为此事发愁。韩子仁的到来堪称及时雨。韩子仁一走他就去斜对面,叫上公孙敬声,二人到铺子里写几张告

示贴在藩王入城口。随即又挑两个胆大心细的小奴分别去宫门外和城门外等着。

这些事安排好二人才去用饭。

昭平君到食肆点了菜就跟公孙敬声感慨:“祖母随手赏我的钱也比两处铺子一年赚得多。我为何要这样辛苦啊?”

“谁说不想听长辈唠叨?”

昭平君:“那是以前我年轻气盛。现在想好了,只要给我钱,随便他们唠叨。左右不是外人。”

“既然这样你还说我少吃一口能死?”公孙敬声一想到他刚吃一口肉就被昭平君拉出来就想骂人。

昭平君摇头:“你是不知道。以前我要钱最多给五十两金。前些日子我们买铺子的时候,我找祖母——”故意停顿一下,“猜猜她给我多少。”

“千金?太多了。五百!”

昭平君差点惊呼出声,随即意识到不是在自己家中,压低声音:“我跟你说过?”

公孙敬声:“猜的。你说过董偃日用百两金以内无需上报。你是她亲孙子,难道只值百金?你又不是往水里扔听响声。再说了,她应该知道城中铺子贵。”

昭平君点头:“言之有理。”看到菜上来,他先吃一口烧鱼,“还是铁锅做菜香。日日用都不腻。”

伙计还没走远,闻言停下:“来我们这里用饭的都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