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乃夷狄入中华,婚丧嫁娶之古礼多有废弛。
自本朝太祖开国始,礼部曾查阅古籍,另立婚俗,多行问名、纳采、纳吉、纳徵(又称纳币)、请期、亲迎六节,尤以问名、亲迎为重。
但民间婚俗一般只行纳采、纳徵、请期、亲迎四项礼节。
薛氏再入官宦(薛家祖上曾为紫薇舍人,也算官宦之家),自然不会违了礼制让人笑话,故而哪怕两家暂定婚事,亦是相约寻良辰吉日再请媒人上门,置换庚帖行问名礼。
说来也是宝钗命途多舛,婚事很是一波三折。好不容易摆脱了亲舅舅王子腾的算计,不想连定三家都夭折在问名之际。
不知是谁将薛家为女相看的事传了出去,使其顿时成了各家议论的对象。
可惜者有之,讥讽者更甚。又一次被人取消了既定的婚约后,薛夫人终于气病了,躺在床上长吁短叹。
“太太,荣国府送来了帖子,太夫人病愈,请太太去府中做客哩。”
丫鬟送来了帖子让薛夫人稍有了一丝精神,是了,她家成了京里的笑话,可她家不可能一直是京里的笑话。
她的儿子是太子殿下的心腹,她家还有荣国府这等顶级武勋的姻亲。
去求一求老太太,她那慈悲人定能为宝丫头寻一门好亲,到时候她要给之前羞辱薛家的人,一家一封请帖,狠狠打回脸去!
想到这儿,薛夫人便问丫鬟宝钗的情况,得知是被荣国府几位姑娘请去开什么诗会,便笑了起来。
“当初来京时我还说去娘家住,幸亏是住在了荣国府……”
……
实际上此时的宝钗也在庆幸,当初在淮安府遇到了南下的贾家,一朝遇贵人,家族厄运至此逆转。
哪怕如今她的婚事成了京城笑柄,心中烦闷了些,可她依旧挺直了脊背昂首笑对人生。
“哥哥已经半月不归家了,太子殿下让哥哥在东宫六率中挑选了五百骑兵,由哥哥领着操训,说是来年要去九边巡视,到时准备与九边的勇士比试比试。”
诗会不过是个幌子,不过是担心宝钗伤心难过,请她过来散散心、解解闷罢了。
“那可真是件喜事,就是苦了些。我听二嫂嫂说过,之前二哥往延绥镇去了一次,吃了好大的苦,回来时整个人又黑又瘦。”
哪怕迎春对朝堂的事没什么关注,但她依旧清楚被太子看重的薛蟠将来前程远大。
其余姐妹纷纷附和,跟宝钗道喜。或许是姐妹们在一起说说笑笑的缘故,宝钗心中最后的一丝烦闷尽去,脸上笑容更甚了些。
宝钗笑颜如花,感激的说道:“若说哥哥能得了圣恩,还得感谢赦公、琏二哥跟琮哥儿。以前他可不是这样子,爹爹在时没少因此头疼。时移世易,不想我的哥哥也有当上将军的一天。”
“三哥也是将军哩,还是好厉害的将军!”
一听宝钗夸她哥哥,小惜春立马不乐意起来,撅起小嘴夸起了自己的哥哥。
众人忍不住被逗得捂嘴笑了起来,黛玉伸手捏了捏惜春的小脸,逗说道:“你的将军哥哥这会还在书房咬牙切齿的写大字,你要不要去喊他来玩?”
惜春立马从椅子上跳下,迈着小短腿就往院门处跑,小嘴还巴巴的喊着:“我去找三哥,他还说给我做只风筝呢……”
听到黛玉的话,宝钗不由惊讶起来:“琮哥儿刚回来没歇几天就在读书了?”
“没办法,青藤先生给他下了命令,让他明年二月下场一试,争取三试报捷,拿下秀才功名。”
黛玉想起贾琮今日被自己“打”了手心,按在椅子上练字的情形,忍不住眉眼弯弯的笑出声。
看着小姐妹过的恣意,宝钗心中羡慕的同时,也为黛玉高兴。
想起当初在淮安府时,瘦瘦小小的黛玉,跟如今比起来,真是令人感慨万千。
“宝姐姐可不知道,前两日他去宫中复旨,圣人跟陛下都赐下赏赐来,回府后差点哭出声。嘴里一直念叨着什么‘五年高考三年模拟’,说是赏赐哪有赏赐功课的,这不是欺负他吗?”
越说越觉得有趣,知道此事的迎春、探春、湘云都跟着黛玉笑了起来。
便是宝钗也想象出了贾琮当时的模样,眼睛弯成了月牙儿。
笑归笑,屋子里的几人实际上都盼着贾琮能连战连捷,在明春的童子试上一举报捷。
“爱哥哥跟我说,他也打算去考上一考?”
嗯?
湘云突然冒出来的话让众人惊诧不已,宝玉竟然也想去考科举?他不是最不耐读圣贤书吗?
特别是探春,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这是真的?”
湘云自豪的连连点头:“爱哥哥说,琮哥儿都去考了,他若不考个秀才回来,二叔回来还不揍他。”
噗嗤……
众人实在没忍住,不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