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曾英游成都(1 / 2)

崇祯十七年,七月二十八日。 张献忠部中路大军破资阳,前锋至简州阳安关。 成都。 蜀王府,承运殿。 “李振武(高胜奇)参见监国!” 今日才赶到成都的两人,一起向王座上的朱媺娖跪拜稽首。 两人都知道朱媺娖正式就任监国一事,自然改了称呼。 “平身。”朱媺娖嘴角带着满意的笑容,待两人起身后,便道:“听说曾英、刘鳞长、杨展、曹勋四人都被你们带来了?” 两人相互看了眼,然后由李振武道:“原本我等只寻到了前三人,但在嘉定州城休整时,又遇到了带兵来成都支援的曹指挥,于是便一起赶路。” “听说他们带来了不少兵马?” 高胜奇道:“回禀监国,曾英、刘鳞长带了近四千精兵,杨展带了三千精兵,曹勋则是带了一千多土汉杂兵。” “那也有近万兵马了,很不错。”朱媺娖赞许地点点头,“你们既然与他们一路走来,必定有不少了解,便各自说说这四人吧。” “是。” 接着,李振武、高胜奇便讲述起他们与曾英四人接触、相处的事,以及两人对这四人的看法。 朱媺娖以及另一边的郝光明,还有同在承运殿的李岩、红娘子都在用心听着。 毕竟,他们之前只是从后世史料上对四人有粗略的了解,远不如李振武、高胜奇实际接触后了解得多。 这四人对朱媺娖而言都是有用之才,甚至会重用,当然要尽量了解四人的性格、能力等方面信息。 等李振武、高胜奇说完,朱媺娖满意地点点头,道:“你二人此番任务完成得不错,各自赏银百两。” “谢监国!” 两人对朱媺娖的赏赐颇为意外。 并非是觉得少了,事实上,先前朱媺娖将两人直接提拔为锦衣卫千户,便已经算是提前封赏了——那时他们可没立什么功劳。 而这一番,两人只是按照郝光明提供的信息去找人而已。 要说危险肯定是有的,可要说多难,两人还真没感觉到。 毕竟他们要找的四个人在当下的四川都算是很有名气的人,目标也大,并不难找。 待两人起身后,朱媺娖又道:“你们一路奔波想必也累了,府内已为安排了临时住处,你们且去歇息吧。” “是。” 等两人走后,朱媺娖便问红娘子,“曾英他们的营地都安排好了吗?” “安排好了。” 朱媺娖道:“如此,下午便让他们来承运殿吧,让马科、刘镇蕃也过来。 张献忠的前锋既然已经到了简州,我们便该商量一下具体如何应对了。” 因为掌握的兵马有限,跟张献忠号称百万的大军相比,更是差距巨大。 所以此前朱媺娖便下令成都府个州县坚壁清野,据城而守。 至于这些州县城池能否守住,又是否会投降,朱媺娖等人就管不了了。 其实也不是完全管不了。 朱媺娖如今麾下兵马虽少,却都是精锐,又有一些后世“武器”可用。 数千人乃至数万人的战斗,还是有相当大把握取得胜利的。 只是就战略方面而言,朱媺娖等人是想将张献忠所部都尽量吸引到成都城外,配合“无人机斩首计划”将其所谓的百万大军一举解决掉。 如果不顾大战略,靠着精锐兵马及后世“武器”,纵然能连续击败张献忠部的前锋及分路人马,却也会让张献忠警惕。 这样,不论是对后续执行“无人机斩首计划”,还是就一举解决张献忠所部的方略而言,都是不利的。 况且,如今飞鹰队训练得还差些火候,如果是在其他州县城池遇上张献忠的大军,真未必能取胜。 ··· 曾英等人是上午到成都的。 被安排好营地后,曾英让麾下将官负责扎营,他却是洗漱一番,带着董琼英及一队蛮族女兵在成都城内逛起来。 他父亲当初来成都任职,便将家安在了成都,他算是在成都长大,对城内各坊、各街可谓是了若指掌。 原本,他应该回家的。 但他父母几年前便相继去世,他年初为了筹备兵马变卖家资,就将宅院一起卖了。 走在成都城中,他发现城内竟然比去年更繁华一些。 街上行人如织,商铺鳞次栉比,小贩也沿街叫卖,如果不是有一队队官兵、捕快在街面上巡逻,几乎感觉不到贼人大兵压境的紧张气氛。 曾英还细心地发现,街面上要比他年初离开时干净许多,显然是有专人打扫。 以前常见的混迹于街面的地痞流氓更是完全不见踪迹,就连普通老百姓的脸色看着似乎都红润了些。 “方才我打听了下,说是如今协助监国治理成都的,除龙抚台、刘巡按这些四川故有官员,主要便是李岩。 据说此人原是李闯军师,闯贼能在过去几年迅速壮大,他功不可没。 再看如今成都城内的民生状况,此人怕是真有治政大才。” 逛着逛着,曾英就不禁感叹起来。 董琼英闻言笑道:“我听闻这个李岩从贼时,人称李公子,而郎君则由个‘曾公子’的雅号。 郎君若是能得公主重用,与那李岩并立监国府,两公子一文一武,传出去定是一段佳话。” “哈哈哈。”曾英听了一笑,自信地道:“别的不敢说,若论军事才能,我看那红娘子、马科、刘镇蕃等,都未必及得上我。” 曾英本身就颇善弓马,又很年轻,在经历川东一系列战斗验证自身才华后,就更自信了。 只是他的自信不像杨展那么张扬而已。 当然,杨展与曾英一路相处下来,如今已经瞧不见丝毫傲慢之气了。 走着走着,两人来到一十字路口,便瞧见一群人围在官府张榜的地方,便也好奇地凑了过去。 只见围观的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