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上赶着去闺女家帮衬,你们也没分家,把人家公婆放哪里? 闺女说得倒是也没错,当爹娘的也应该多给闺女嫁妆,但眼下谁家有那条件? 都是地里刨食儿的老农民,一年到头赚够填饱肚子的口粮就是不错的,一家一户能趁个五六十块现钱就是好的。 那娶媳妇儿就是那样,人家对方要聘礼多,谁家娶媳妇儿都得伤筋动骨地凑。 谁家也都得靠嫁闺女管男方多要聘礼才能给自己儿子凑齐聘礼。 这要是爹娘自己有那钱,轻松就够给儿子娶媳妇儿的聘礼,哪里还用从嫁闺女里凑? 有钱,嫁闺女自然也给多多的嫁妆。 甚至不需要自己有钱,但凡人家女方嫁闺女不要高彩礼,他家娶媳妇不用大出血,那嫁闺女不也不用要高彩礼?也能有钱给闺女准备更多的嫁妆? 家家户户都这样办的,咋自己家闺女就埋怨上了? 你说你要是看病救命,爹娘哪怕借也给你凑,你给小姑子凑自行车的钱,爹娘又没疯干嘛给凑? 你倒是心疼小姑子,你咋不心疼心疼爹娘呢? 时候不早,林母和林父留闺女一家住一宿,明儿再走。 林姝同意了。 她得盯着林母别心软烂好人,看大娘被林艳儿逼得没法儿再松口给凑凑。 她把林母引导的现在对解家都没以前那么心软,就算解金奎、解金兰来卖惨,林母都能扛住了,哪能败给林艳儿呢? 其实一个人的心就那么大,它能装能爱的人和物有限。 陆绍棠“牺牲”的时候她惦记着给女儿改嫁又担心方荻花不满,后来林跃离婚她心疼宝儿,林夏离婚她心疼林夏,大姐家出事儿又担心这个那个,她根本没有多余的心思去担心解家。 即便是有那么两分心思,也在林姝刻意安排下越来越淡。 解二舅和二舅妈会定期来看她,帮她干活儿,却一点好处都不肯要。 解金奎和解金兰也定期来看她,却只要好处、抱怨,一点不帮忙,他们不但抱怨家里人连对他们最好的解老太也抱怨,那林母自然就有所觉察。 他们来的次数越多,就越消磨林母对他们的关心,助长对他们的不喜。 可惜解金奎看不懂,只以为别人会永远爱他,他可以永远拿捏别人呢。 也不想想,就连解老太都不会永远爱他,林母这个四姑又怎么可能? 晚上林姝就给林母分析林艳儿的心理,只要让林母知道林艳儿的自私心理和处境,就能抵消林母滋生出来的心软。 只要对方不值当同情,那就没必要去多管。 再怎么心善,也没法共情挖娘家给小姑子买自行车的人吧? 人只会共情相同处境、相同利益的情况,而不是只共情性别、身份。 帅哥怎么共情娶不到媳妇儿的丑男? 春风得意的干部怎么可能共情被打倒的干部? 中产阶级忧心孩子的学校、兴趣班,穷苦人忧心的是下一顿饭吃什么,怎么可能共情? 只有曾经身处过泥潭,才会知道泥潭的污浊,只有身处过地狱,才知道地狱的烈焰。 林艳儿压根就没被吸过血,她怎么可能共情被真正压迫吸血的女儿们? 她只是自我自私,恨不得吃尽家庭红利,而她小姑子是一类人,所以她们可以很好的共情,并且愿意为此结盟,一起搂各自娘家的钱,以便将来她跟着沾光。 实际怎么可能? 她小姑子变成城里人以后,怎么可能共情她这个乡下人? 怎么可能把自己好不容易弄来的利益分享给林艳儿? 利益在哪里,屁股就坐在哪里。 现在林艳儿帮她借钱,回头要还的时候她只会让林艳儿自己还,因为那是林艳儿自己借的。 林艳儿不会明白,但是林姝要掰开了揉碎了讲给林母听。 她娘家不论爹娘还是弟弟其实都是软耳朵,容易被人洗脑,谁先抢占他们的脑子谁就能抓住他们。 而人生是一辈子的事儿,如果学不会举一反三,不 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那他们就总有踩坑的时候。 今天可能是孙晓红, 明天就是李晓红,今天是解金奎,明天是李金奎,今天是林艳儿,明天是张艳儿。 林母听着闺女的话,没有一点不耐烦和被闺女教育的反感,反而听得津津有味儿。 林父林母就这点好,知道自己没文化没本事,知道自己女儿女婿有见识,愿意听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