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医生,伊凡医生”
从福生堂出来,杨红云问着卡尔等人:“福生堂之行如何?”
“非常满意,非常震撼。”
卡尔道:“我原以为像方医生那么优秀的年轻医生并不多见,没想到福生堂医馆竟然都是非常优秀的年轻人。”
“是呀。”
伊凡也道:“之前我们对中医太不了解了,今天在福生堂医馆确实长了见识了。”
在福生堂,急危重症患者肯定要少一些,方彦也不可能提前去安排急危重症患者去作秀,今天福生堂的患者中,最严重的应该就是粉碎性骨折的农民工了。
虽然没有急危重症患者,但是福生堂的患者也是五花八门的,除了一些感冒发烧咳嗽的,还有慢性肝炎、慢性肾炎等患者。
福生堂的医生水平普遍偏高,应付各种患者绝对是游刃有余。
今天在福生堂一整天,伊凡等人是真的开了眼界了。
福生堂的医生普遍年轻不说,水平也高,对各种病症认识也很深。
回到酒店,伊凡和卡尔等医疗小组的医生坐在一起,说着今天的见闻。
“方医生的水平我们都知道,很了不起,特别是一手针法”
伊凡一边说着,还一边比划:“简直太厉害了,我当时都不敢相信,靠着一针金针,竟然可以完成那么高难度的操作。”
西医的一些操作难度并不低,特别是一些外科手术,难度绝对是相当高的,伊凡作为脑外科专家,水平也是很高的。
但是西医的很多外科手术,都是在精密仪器下完成的,最起码医生能知道什么地方是病变,什么地方是器官,要是看不到,看不清,再厉害的医生都不敢去操作。
但是方彦的针法,在伊凡看来,那就是盲操,长长的金针进去,你都不知道里面的情况
这就是隔行如隔山了。
“没想到福生堂的医生水平也都很好,而且都很年轻。”
伊凡道:“看来我们之前对中医确实不够了解,我们一直以来都有点自大了。”
“是的。”
威姆也道:“今天我都了解了一下,福生堂医馆的患者种类很多,各式各样的患者都有,他们的每一位医生好像都是全能的。”
西医把科室划分的比较细致,呼吸科、消化科等等,但是在福生堂,自然没有这些划分,患者们看哪一位医生,也不是根据病情来选择的,就是根据来的迟早,挂号的时候选择的。
来的早的患者,都会问方医生今天在不在,方老爷子今天在不在,如果方彦和方渊林在,患者肯定优先挂方彦和方渊林的号。
如果不在,那就选择其他医生,赵程文、周毅祥等人的水平都差不多。
但是这一幕在威姆等人看来,那就不一样了,就好像福生堂的医生,消化科的患者可以看,呼吸科的也可以看,肝病可以看,肾病也可以看。
这不就是全能?
“华夏的中医讲究以人为本,他们是没有那么细致的划分的。”
已经接触过不少中医常识的卡尔就很有优越感的给众人介绍:“在华夏的中医看来,任何的病变都不是独立发生和发展的,和其他方面息息相关,所以他们的医生很全能。”
西医是从更微观的方面治疗,之所以细分,那是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有限,病变部位在那个地方,西医针对的就是那个地方。
比如胃溃疡、咳嗽、皮肤病等等。
西医从出现到发展,就遵循了这个原则,所以治疗用药都是如此。
中医则是从微观来判断宏观,然后从宏观来治病,患者是皮肤病,可能病因在内,患者是肝病,可能病因在肾,是不能分割开来的。
“买糕的。”
伊凡道:“其实之前就有人提出过医学壁垒,只不过我们一直不能打通,没想到中医却早就做到了。”
医学上,难题是很多的,很多病症目前都是比较难以治疗的,所以在西医中,也有人提出过关于整体的一些观念,但是想要做到就不容易了。
没想到中医早就做到了。
其实从整体到微观,和从微观到整体,这是必然要走的,各有各的优点。
随着对中医的了解,伊凡等人也像之前的卡尔一样,就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样。
其实每个人都一样,了解一些自己不曾了解的领域,都会有一定程度的震撼。
就拿现在国内的医学类院校来说,其实一些院校,也有外国的留学生学中医的,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中医的留学生,最初接触中医的时候,也是从抵触到感兴趣,然后到迷糊,然后到觉的不可思议。
“福生堂是一家了不起的中医医馆。”
伊凡道:“竟然能培养出如此多年轻优秀的中医。”
其实在来庆城之前,伊凡等人在燕京停留了一天,也去了燕京中医医院,不过燕京中医医院的见闻和在福生堂的见闻是不一样的。
这会儿燕京中医医院,院长孟浩良正在听着助理的汇报。
“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的卡尔医生等人前往了庆城。”
“庆城?”孟浩良问。
“庆城新闻已经进行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