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执躺在榻上,却睁着眼睛直到半夜仍无法入睡。除却十六岁初入行伍的那半年,狱中三个月是他目前为止过过最痛苦的日子。刑部大牢中便溺冲鼻,鼠蚁遍地,狱卒一声断喝便能决人生死,进了那不见天日的铁牢,谁还管你是不是大将军之子。 如果不是谢继业的关照,他或许都不能活着见到重九那晚的月亮。 窗外漏进第一缕晨曦时,赵执翻身从床上起来,窗外桂花树下早有三人立在那里等候。 “可有人看到你三人的行踪?” “郎主放心,无人看到。” “我现在有一件重要的事交给你们,从今日起,跟踪叔父及他身边人的行踪,及时汇报。” “是。” “有一点需要特别谨慎,也许对叔父行踪感兴趣的不止我,你三人务必小心。” 天色尚未大明,穿着夜行衣的三个人很快隐没在淡淡的晨曦中。 赵执派出去的人即几日后回来禀报。 “郎主,将军这几日去了钟山延贤寺。” “延贤寺?那是何所?” “延贤寺乃前朝僧人法意所建,在钟山之北,寺小僻静,不是都人常去的寺庙,但香火从前朝延续至今,可见此寺信徒多年不绝。” “他去那里干什么?” 时下大晛佛教正兴,参禅礼佛在建康城中非常流行,上至高门贵族,下至平民商贩,均是佛寺的常客,母亲也是虔诚的佛教信徒,赵执并不奇怪。 “大将军只在禅寺静坐,并未外出,晚间即回城。” 赵执不知道什么时候赵釴也喜好上了参禅礼佛,正沉思,发现低头禀报的靳三欲言又止,不禁生气,“有什么话直说!” “每月初七及二十,夫人都会去拜佛,也在延贤寺。”靳三口中的夫人,正是赵执住在别院的母亲慕容氏。 今日正是初七!赵执“豁”地从软榻上站起来。 “此事不得让任何人知道,包括夫人,继续跟踪。” “是。”靳家三兄弟领命而去。 怎么会是母亲和叔父都去了延贤寺?真有这样的巧合?赵执在房中踱步许久,想到心头烦乱,却怎么也想不出自己觉得合理的答案。 慕容氏独居的别院很晚才掌上灯。回城的牛车很慢,车夫将牛车停在门口,婢女刚要掀开帘子请出夫人,转头看到一个人站在不远处,连忙先给少郎主行礼。 轿帘从里面掀开,那是一双不像少女般白净却仍然纤长柔弱的手,紧接着出现的,是一张赵执熟悉的面孔。 “母亲。” 赵执走过去,扶住那从车上下来的中年妇人。 “阿执。”她看到赵执,嘴角浮起一个恬淡的笑,在他小时,她总是这样称呼他,直到如今,这称呼仍然未改。 赵执扶着他进别院,“母亲,怎么今日回城那么晚?” 慕容氏拍拍他的手背,“许是今日乘的牛脚程慢了。”她的脸上依旧恬淡,未见任何其他表情。 “你找我有事?” 赵执不知怎么的,竟不敢抬头去看她的眼睛,明明什么也没有发生。 “没有,只是担心母亲回城太晚,过来问问。母亲,延贤寺,人多吗?” “延贤寺寺小僻静,又在钟山之北,离城较远,都人不甚爱去。”她一边接过婢女递来的巾帕拭手,一边不疾不徐地回答。 赵执给她斟来一碗热茶,横下心问了一句:“母亲今日在延贤寺,是否还遇到其他人?” “其他人?”她诧异地看了赵执一眼,“今日还有谁也去了延贤寺吗?” 赵执注视着母亲那已经沾上岁月的痕迹,却依旧姣好娴静的面容,难道她没有遇到叔父?遇到了她会讲吗?可是记忆中,母亲并不是一个擅长说谎的人。 “没有,就是近来参禅礼佛在世家夫人小姐中颇为流行,就随口问问。” “那今日我倒是没有遇到熟识的人。” 赵执看着房内跳动的灯花,一时沉默,不知在想些什么。 “你近日读书,可有荒废?” 这是母亲在例行在问他的功课了。赵执回过神来,“回母亲,孩儿在看《孙膑兵法》,未曾荒废。” “晨晚练可曾停止?” 赵执五岁时被叔父赵釴要求习武。建康城内世家子弟受清谈的时风影响,多喜好文学而不尚武,在大晛朝廷,武学于仕途经济作用也不大。赵执年幼时曾多次哭闹抗议,拒绝习武,求到母亲身前,试图躲过那枯燥乏味的晨晚练,没想到母亲在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