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水岸边的景色如诗如画,柳树稀疏的黄叶轻轻飘落。河水清澈如瑟,触摸时微微带凉。河面上仿佛笼罩着一层缥缈的轻纱,淡淡的烟云在浓雾中飞舞、弥漫着。浓雾下,一切都变得朦朦胧胧、慧明灰暗。 明明快要入夏了,空气中却传来阵阵冷意。 两个少年,就坐在岸边的草丛中,凝望着那满是烟色的江面。 纯熙和李世民漫步在洛水岸边,落日的余晖将他们的影子拉的很长很长。 “时间过得真快啊!“纯熙感叹道,“你呢?你什么时候回太原?” 李世民将手中的石子掷向水面,泛起一圈圈涟漪,“再过些时日,最近我还有点事。” “嗯哼?” 李世民轻笑一声,“这是一个秘密。” 河水轻轻地流淌着,夕阳照在河面上,泛起鱼鳞般的红光,映在他们轻仰起的脸上,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俊逸风流。 李世民垂眸看向纯熙,眼里晦暗不明:“这几日,你可听说过一首歌谣。” “什么歌谣?”纯熙问道。 “莫向辽东去,迢迢去路长。老亲倚闾望,少妇守空房。有田不得耕,有事谁相将。一去不知何日返,日上龙堆忆故乡。又莫向辽东去,从来行路难。长河渡无舟,高山接云端。清霜衣苦薄,大雪骨欲剜。日落寒山行不息,荫冰卧雨摧心肝。又莫向辽东去,夷兵似虎豺。长剑碎我身,利镞穿我腮。性命只须臾,节侠谁悲哀。功成大将受上赏,我独何为死蒿莱。” 李世民缓缓念出这首歌谣,语调间竟有种异样的肃穆。 纯熙咬了咬唇,看向水面。 “这诗是何人所作?” 李世民笑道:“一个反贼。” 纯熙心中一滞。 “如今乱的不仅是洛阳,我听说,现在四方都出现了民众的骚乱。继杨玄感之后各地蜂拥揭竿而起者,不计其数:梁郡韩相国、余杭刘元进、吴郡朱燮、晋陵管崇,彭城张大虎、东海郡彭孝才、唐县人宋子贤、僧人向海明……”每念出一个名字,他的脸上就多一份凝重,这凝重也影响到了身旁的她。 “我知道的。”纯熙喃喃道。 “很早以前,玄感哥哥就跟我说过,‘隋之得天下也逆’,大隋这繁华的外衣下,只剩下一具空壳了。可是,我原以为,只要击败了高句丽,大隋便再无外患,想不到,这只是一个开始。”纯熙神色有些黯然。 “君外舍而不鼎馈,非有内忧,必有外患。主上无道,不以百姓为念,天下骚扰,死辽东者以万计,聚众而起又何如?”李世民忽然说出这样一句话来。 纯熙依稀记得这是玄感大哥起事诏书中的一句话,心中不由一动,道:“你……” 他望着她有些惊慌的眼睛,下颚微抬,笑容朗朗,整个人身上有灼人的光芒,道:“怎么,你怕了?” 他一双眼亮得灼人,映着月华,清晰照出她的影子。纯熙楞楞地望着那双眼睛,却忘记了回答。 “不,不可以这样。”凉意涌上心头。 在那一瞬间,她竟然被少年眼中的星河所动摇。恐惧、震惊让纯熙惊的说不出话来。 “自从玄感兄弟死后,我就一直在想一件事。”李世民低头看着纯熙,深蓝的眸子不似天空那样透着沉稳和宁静,却是深海一般魅魑的暗沉与难测,“玄感兄心怀天下,那样光风霁月的人,最终却落得如此下场。” 纯熙呼吸一怔。 “这天下,岂非是一人之天下?今上无道,凡有能者尽可取而代之,不分贵胄贫贱,不论出身高低。这天下,不是他杨广一个人的。” 他的声音并不是很大,但听在她耳里却是如平地响雷一般振聋发聩。 “住口!”纯熙闭上了眼,“取而代之?你我都是大隋的将士,怎能说出这样的话?陛下是君,我们是臣。李世民,你怎么敢!怎么敢说出这样大逆不道的话?“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你以为,陛下如今视我们这些将领为何物?“ ”我,我...“纯熙抿抿唇,目光却被李世民牢牢攫住,动也动弹不得。 他的脸庞,笼罩在如血的夕阳下,那如刀琢斧削般的眉目,彰显出一股浓烈的霸气来。他的眼眸里,蕴藏着一种她从未见过的顽执,热切而张扬,就像被夏日正午的阳光照在脸上,让人睁不开眼的灼烈,有着淋漓的痛快和慑服。 “承趾,你和我们不一样。“李世民淡淡道,”你是宇文家的孩子,是陛下最宠爱的孩子,陛下待你自是和其他人不一样的。”
约定(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