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1 / 2)

话说这日,天气甚好。离了开封城的山林间,人烟稀少,风景秀美。百里幽兰觉得一路而来,花香扑鼻,鸟语留人。又看那庄,背山面水,竹木成林,果真是聚气藏风之脉,韫灵毓秀之处。

“如果一辈子住在这样的地方,也未尝不可。”看到此处,幽兰不免想起华山的生活。下山多年,不知师父安好。

身旁的赵匡义见她神情略有点忧伤,宽慰道:“你若喜欢这样的,只管和千岁爷开口,让他赐你块更好的地方来。”

柴荣听后,回头道:“我怕是在开封附近也找不出第二块如此风雅之地了。不过日后开疆扩土后,也说不准。”

“都是赵二哥的玩笑话,千岁爷不必当真。幽兰只是触景想家罢了。”

“一直未问,姑娘出自何处。这一身的本领,天下相比之人甚少。”一旁的赵匡胤好奇地问。其实他心里有个人选了,可此人深居华山,只闻其名未见其人。

百里幽兰心知陈抟不喜功名,看淡声名,只想安静度日。因此出门在外,她从来不报师门。

“赵大哥说笑了,小妹这点班门弄斧之计,哪里有高人指教。只不过是我出生后,一直跟随村里的神婆讨生活,因此学了点皮毛而已。”

“这样啊——”赵匡胤边笑边盯着她,幽兰心虚地避开眼神。

“咦,你们听,似乎有琴声。”走在前头的张永德回身,说出自己的发现。

众人停滞在原地细听,果真听到不远处悦耳的琴声。袅袅如缕,戛然动听。

“这弹琴之人必定是妙人。”赵匡胤赞许道。

“大哥,何出此言?”赵匡义不同音律,在他耳中,只管分为好听与否,实在听不出有何不同。

柴荣似乎听出了不同,这琴声似有与众不同之处:“这琴声清脆干净,清浊分明。但不知是用什么乐器弹奏的,不似古琴。”

“这是瑶琴的声音。”百里幽兰确定道,“这瑶琴乃是昔年帝尧所制,内分宫商角徵羽,按清浊定高低,随人心弹出声响。”

“原来如此,这天下竟还有此等有趣之物。”柴荣羡慕地伸长脖子细细回味琴声。

“那照你的说法,琴声随人心弹出。那刚暴之人,声亦刚暴;柔弱之人,声亦柔弱。又如那心高志大之人,其声便清扬动听。”赵匡义一下子就抓住了重点。

“这琴声清响,弹奏之人必定器宇不凡。恭喜千岁爷又觅得一位贤士。”赵匡胤欢喜道。

“走,我们去会会这位高士。”柴荣已经迫不及待想一瞻风采。

众人缓缓走到风云庄门口。赵匡胤上前轻叩庄门。琴声瞬间停止,只见一个小童从屋里走了出来,见众人都是富贵打扮,恭敬问道:“几位贵客从何而来,到此有何贵干?”

赵匡胤回:“我们从开封慕名而来,特来相访庄主。烦你通报。”

那童儿闻言不敢怠慢,招待众人进了一间雅间,随即前去通报主人。

众人刚落座,就有人上来倒茶送上几盘小食。那圆圆的团子上面洒满糖粉,颇为诱人。

“这是什么做的?”百里幽兰问身旁的婢女。

“回姑娘,这是糯米所制,外皮薄嫩,一咬下去,里面的馅料便会流出来。姑娘,可尝尝。”

幽兰不喜甜食,主要是师父爱吃,在华山之时,她便学习如何做些精巧的小食。今日这糯米团子入口即化,不腻味,里面的芝麻馅甜度刚好,满口留香。她可以学习下,待回去之时做给师父品尝。

“不知庄主贵姓,望乞指示。”赵匡胤见身旁的小童献茶已毕,便随口问道。

“小生姓赵名普,字则平。幽州人士。因见世情荒乱,不乐仕进,隐居村僻之间,耕读自娱。众位贵客,有失远迎。”众人见眼前之人,头戴方巾,身着黑色儒服,面如冠玉,目若朗星,果真是谪仙人之姿。

百里幽兰觉得他甚是好看,不同于柴荣的贵气,赵匡胤的沉稳,赵匡义的爽朗。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心中暗暗喝彩。不免多望了几眼,不想却撞上那一双饶有兴味的眼神。当下顿时慌乱地避开眼神交错。

赵普嘴角浅浅含笑,心想这女娃也忒单纯了,什么心思都写在脸上,有趣得很。

“原来先生也姓赵,在下赵匡胤,家住开封。”赵匡胤起身将各人姓名一一介绍于赵普。

“竟是千岁爷驾到……”赵普听罢,吃惊得给柴荣叩首行礼。

柴荣上前扶住他,笑道:“先生不必行此大礼。本王今日是便服私访,没有讲究。本王刚在外窃听先生的琴声,琴声清妙,却有丝丝忧愁,长音犹如长啸。本王猜测先生虽是隐居此处,却还是有着匡怀天下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