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在上海的苏甜甜,无法想象在内地的一个小山村,有父母竟然为了十万元就把女儿“卖”了。 她也无法想象,一个刚初中毕业的未成年女孩是怎么想要把这笔“巨款”背负到自己瘦弱的肩膀上。 谭允:“我在做素材收集的时候,找到了当初采访这个女孩的记者。她说……” “当时的周招娣没有想那么多,只知道自己命苦,想给自己挣出一条活路来。” 然而,到底什么路才算是“活路”,没有人告诉她。 而她过去16年在山里生活,视野里也只有山坳坳的那一片天空。 “而且,周招娣从出生开始,家庭灌输的理念就是‘奉献’。为了这个家,为了弟弟奉献,也就是我们调侃的‘扶弟魔’。只是,她从小就这么被洗脑的,环境又闭塞,压根没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农村重男轻女的观念至今还大范围存在。 女儿是外人,迟早要去别人家,所以父母使唤消耗女儿就没有那么手下留情。 谭允:“在她的观念里,既然那10万块买了她,那她想办法把10万还回去,就能继续留在家里了。” 正常父母会在女儿16岁的时候就包办婚姻,直接发嫁女儿吗? 要知道,国内女性法定结婚年龄可是20岁。 这是一个想要吸干她骨血的家。 她现在为了父母、弟弟,奉献,将来又会为了弟弟的孩子奉献。 周招娣竟然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对,没有想着挣脱开这个枷锁。 “就是被愚昧洗脑蒙蔽的傻孩子,家里教会了她奉献、善良、质朴,可唯独没有人告诉她,人心隔着肚皮。有时候,亲生父母可不一定是对你最好的人。” 苏甜甜怔怔地听着一个完全不了解的社会,一个完全想象不到的女孩。 她望向身边沉默不语的刘湘涟。 当年的刘湘涟也是这样吗? 在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年纪,突然一下子生活就天翻地覆? “那周招娣后来怎么样了?”苏甜甜非常强烈地想知道,“我是说现实里的她。” 剧本里的周招娣后来发生了什么大家都知道。 但是,现实不是影视剧。 这个可怜的女孩,后来有拿回属于自己的自由吗?有过上好日子吗? 有像一个普通的花季少女一样去读书、去和喜欢的人谈恋爱吗? 谭允神色有片刻恍惚,“前面是和剧本里一样的。她被‘夫家’的人,也就是出彩礼的人,从打工的KTV抓走后,找机会报了警。在警察的调和下,最后回家了。” “啊……” 苏甜甜忍不住皱眉,这不是羊入虎口吗? “不然还能怎么样?救急不救穷。帮得了一时,帮不了一世。”谭允又瘫到了座位上,“当地妇联会每个月和周招娣联系,也算是威慑吧。” 谭允只声称她和当初采访周招娣的记者联系过。 实际上,作为圈内有名的金牌编剧,她怎么可能不去采访当事人周招娣? 一年过去,周招娣确实没有再被父母为了彩礼发卖。 但是,她也没有复学去读高中,只是在家里跟着父母一起从地里刨食,就如他们祖祖辈辈一样,再就是照顾弟弟、辅导弟弟作业。 弟弟就是他们一家子人的希望。 所以,谭允没有去找周招娣采访。 只是看了一下在地里干活的年轻少女,她就转身离开了。 她只是一个编剧,要逆天改命,也只能做到在剧本里而已。 “根据《民法典》,这是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但是,实际我们在处理案件的时候,总是清官难断家务事。”坐在后排的陈雨警官作为电影的顾问发言了。 “举个例子,我的同事曾经处理过家暴的报警。把丈夫制服后,报警的妻子反而责骂我的同事。” “啊?” 苏甜甜觉得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我们会遇到非常多的奇葩事件,实际出警的时候,并不是简简单单谁对谁错就能结案。只是因为一些要求,我们会以调节为主,尽量让问题不再上升。” 比起法院,警察是最容易接触到的既权威又中立的第三方,只要一个报警电话,警察就会出警。 与其耗在漫长又繁琐的法院诉讼,能够以调节结案,对当事人乃至社会,绝对是更有效率的做法。 只是这样,在巨大的社会机器运转之下,又有多少微小的个体被忽视
第 124 章(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