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出城(1 / 2)

烽火十国 青璃居士 1083 字 12个月前

和州南城墙上,劲风扑面而来,寒冷直入骨髓之中。

燕王李弘冀忍不住打了个寒嚏,身边卫士赶紧上前给他加了件袄子。李源虽然已穿着大氅,但也还是觉得寒风刺骨,身边的江淮子弟们都穿得像一个个大粽子一般。实际上今年这种天气实属罕见,要知道江南地区很少经历过这样的寒冷。

“今年这天儿属实古怪,十二月便如此寒冷,又遇上战事,将士们实在不易。届时开春雪融之时,怕越是艰苦了。待此番回京后,本帅定要奏请陛下,紧急加拨各地驻军将士过冬棉衣柴薪等物资。”李源叹道。

胡则颤悠悠一笑道:“大元帅,这算什么?半月前和州天降大雪时,方是最艰难的时候,那时候物资的供应都成问题,路都埋了,也不通了,那才是最艰苦的时候。大元帅能体味属下疾苦,将士们知道后定然感激得很,军心大振啊!”

李源冷不丁转过头道:“哦?半月前此地天降大雪,道路不通?那朝廷拨发的赈济粮是怎么下来的?十六个库房的粮草,这得动用多少人力开路运输?”

胡则心中一惊,一时不知如何言语,随后咽了咽口水道:“陛下旨意谁敢违抗?纵、纵使天时不济,总有法子送过来不是......”

李源轻轻一笑,忽而指着远处横亘在两道山梁之间的关口,转移话题道:“那里便是丹阳山关口么?”

胡则回道:“正是,大元帅。出了那里,便是通往池州方向的山谷了,过了山谷便是那镇南军的驻地连营。”

李源点头道:“知道了,随本帅出城罢。”

“怎、怎地?”胡则愕然道:“大元帅要出城作甚?”

李源带着护卫自顾往石阶下去,并未作答,胡则愣在原地顿时不知所措,忽然扫见身旁的燕王李弘冀正冷冰冰地看着自己:“胡刺史,还愣着干什么?大元帅出城自是领军迎敌去,他点了你的将,还不赶紧跟上?莫非你要抗命么?”

胡则咬牙道:“殿下!下官岂敢!只是下官作为本州刺史,肩负着这城池守卫之责,下官——”

“大元帅之令违抗者斩!接下来本王会领十万大军替你守城,你还有何疑问?”李弘冀沉声斥道:“还不快去?”

胡则猝不及防,但还是悻悻地拱手回道:“下官遵命!”

随后胡则“噔噔”快步跑下城墙,追逐着李源的方向而去,路过城门口时,胡则蓦然发现方才带过来的一万将士,此时似乎已被李源下令调动到别处,心里顿时慌乱不已,但好在自己的副将以及其他几名将领皆在原地等候,胡则暗暗冲他们使了个眼神,又努嘴示意了城上燕王的方向,随后摇了摇头,双方心领神会......

傅宏领着禁军三万先锋出城不久后,李源自提七万主力兵马亦浩浩荡荡从南门出城,很快抵近丹阳山关口,随着守关将领一声令下,数百士兵绞动机轴拉起数千斤重的巨闸,露出山崖下方开凿拓宽的长长的甬道来,李源领着大队骑兵冲进甬道直往南边的出口。

奔驰在甬道之中,禁军将士们只感觉整个大地都在颤抖,耳边被轰鸣的马蹄之声充斥着,冰冷的狂风从甬道凶勐地灌进来,堵得人不能呼吸。整个人像是被一股洪流裹挟前进,蓦然有一种身不由己冲向末路的恐惧感。

但下一刻,眼前豁然开朗,放眼看去,山峦如涛,疾风劲扫,松涛似潮,眨眼之间,丹阳山关口便被甩在了身后。

山谷宽阔,碎石嶙峋的谷地毫无江南天然风光,显然经过人工开凿修建,乱石中开出一条十余丈宽的道路来,曲折蜿蜒沿着山谷往南延伸而去。

两侧平地若斧砍刀削,骤然凸起的几座小丘之上,巨大的堡垒虎踞其上,上边插着的“唐”字旌旗迎风招展。隐约可听到身后的丹阳山关口和两侧传来低沉雄浑的号角之声,仿佛在给众人送行奏乐一般。

山谷蜿蜒曲折,抵达南边的山谷出口也不过五六里远,但道路确实难行,大队人马冲出丹阳山关口之后不久便不得不降下速度,因为碎石道路并不能支持战马狂奔,拉着物资的马车也无法支撑住这般剧烈的颠簸。所以大队兵马很快便成缓缓而行的状态,李源也能借此机会好好观察周遭战地情形。

两侧的山岭起伏不定,但每有高处,必有烽火台建立,身在谷底,已能看到山崖上探身而下往下观瞧的禁军士兵的身影。在几处狭窄的葫芦口,可以看到有人工修建的巨大原木栅栏,栅栏后方可见成堆的巨石和粗大的原木。

以禁军接管丹阳山关口以及和州守军在山谷的所有堡垒,这便是李源交代与傅宏做下的第一件事。在这样狭窄的山谷上方,布置滚木礌石,这种东西的杀伤力之强不用多说,可莫要被有心人阻断了大军回家的路线。

加之接下来战事一起,万一有叛军绕开正面战场冲进谷中意图进犯,单是这几处滚木礌石便可以有效的杀伤敌军并暂时阻断敌军前进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