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第 170 章(2 / 3)

了,他现在做梦都想让老婆再生个闺女,毕竟郎山这边的女户人家都以生女儿为荣,闺女生得越多,闺女们的亲爹就越有地位,毕竟未来的当家人都是他亲闺女嘛~就跟古时候后宫的妃子们都想多生几个小皇子一个道理。

江小柱也想“父凭女贵”,哪怕没有结婚证呢,能仗着女儿的面子,一辈子和老婆做一对事实夫妻,那也挺不错的呀。

他现在也算是想开了,这夫妻俩过得好不好,跟结婚证有个毛线的关系啊?他们郎山这边正式摆酒领证结婚的有多少?还不是一天到晚吵架?打起来满村都去看热闹,有证有个屁用!

仔细想想,还是他和秀秀这样最好,平时各忙各的,偶尔带着孩子下山团聚几天,正所谓小别胜新婚,咳~反正江小柱现在过得美滋滋的,也不去纠结什么结婚证了。

结婚证哪有如胶似漆的老婆重要?

讲真,他现在还真有点后怕,一想到当初要是秀秀真和自己领了结婚证,俩人一天到晚在一起,恐怕早就和村里其他人家的小夫妻一样了,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的,有什么意思?

也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他们俩的启发,现在三岔岭这边又有几个年轻小伙子去做了人家的“走婚新郎”,俩人不领证、不摆酒,生下女孩归女方,男孩归男方,男方这边要是觉得养不好孩子,也可以暂时把儿子寄养在女方家里,每个月给生活费就行了,表现好的,还能经常和“老婆”约会,除了不住在一起,跟寻常夫妻也没什么区别,感情反倒比村里领了证的夫妻还要好。

村长江永志本来还有些头疼,觉得现在的年轻人真是一点也不能吃苦,就为了不想和老婆吵架,就不领证不结婚啦?成何体统?

说完这话没两天,他家小儿子和小儿媳妇就干了一仗,把好好一间新房砸得稀巴烂,小儿媳妇当场收拾行李就回了娘家,闹着要和他儿子离婚。

江永志:“……”

这特么还不如不领证呢!

村长家的闹剧,本来也算是三岔岭村的一桩大新闻,但,谁让眼下有个更大的新闻呢?江永志本来还担心被村民看笑话,没想到就左右邻居探头看了一会儿,其他人都跑去给卫昇他们的电商产业中心帮忙去啦!

三岔岭这边的短视频矩阵开发得非常成功,卫昇早就想打造一个农村电商孵化平台的样板示范区了,正好之前租借村里民房改造的培训中心地方也太小了,卫昇索性找到地方政府,重新审批了一块地,和当地政府共同创立了当地第一家电商产业中心。

重新规划后的产业中心,占地面积虽然只有十多亩地,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里面不但有电商培训基地、仓储物流、平台服务、代理运营之类的基础服务之外,还根据郎山本地特色,单独成立了一个文创中心、一个网店摄影基地。

文创中心主要是为了挖掘孵化郎山本地的非遗文化,同时借助电商平台,帮助当地老百姓实现非遗文化变现,为农村文化从业者解决了工作和生计问题。

成立网店摄影基地,主要是因为郎山本地很多电商从业者都是临时培训出来的,本身并没有摄影基础,让他们拿着手机拍点视频还行,正经拍摄产品宣传图和视频,就有些吃力了。在这个注重视觉效果的时代,产品图拍得不好,那就是直接从品牌店跌到了拼夕夕特卖会。

为了不糟蹋老乡们辛苦加工出来的正宗土货,卫昇只能让人重新组建了一个专业的摄影团队,让专业摄影师来给老乡们拍摄修图,再加上有专业的页面设计,果然网店的档次就上来了。

现在三岔岭的老百姓算是彻底尝到了电商产业发展带来的甜头。

一开始还有人暗暗嫉妒那些做直播混出头的,可渐渐的,他们发现,村里的电商产业发展起来后,他们的生活也渐渐好起来了。

地里种的、家里养的东西,不用背下山赶场,在村里就能卖个好价钱。平时还能在村里找点活儿干,给人帮忙加工农副产品啦,打包发货啦,搬运上车啦,勤快点的,一个月在村里就能挣个三、四千,比出门打工可好多了。

听说等卫昇他们的电商产业中心造起来了,到时候还会组织大家一起发展农村特色种养殖,还会从村里招人进厂干活,一想到以后在村里就能找到工作,村里人那叫一个干劲十足,恨不得不要钱白给卫昇帮忙,就希望这个电商产业中心能早点开业。

村里忙得热火朝天,卫昇这个老板却只来得及参加了产业中心的奠基仪式,没办法,电影版《新送郎歌》要启动宣传了。

卫昇这边已经看过成片了,老实说,就算他戴着主角滤镜,也不得不承认,电影版的成片,无功无过,只能算是一部合格的主旋律电影,除非有奇迹发生,比如说正好赶上国家大力扶持本土主旋律电影,又或者是同期的电影都太拉胯了,不然这部电影是真的有点悬。

也不是说剧本不好,毕竟陈菽当初为了拿奖,请的是业内有着二十多年编剧经验的老牌主旋律影视剧编剧亲自操刀,剧本质量是绝对过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