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占宗室的庄田?”崇祯冷笑道,“谁借给他们的胆子?” 堵胤锡道:“要说呢,许多庄田原本确实也是各府缙绅的,只是为了逃避税赋才不惜投献于各藩名下,但既然现在这些庄田已经在各藩名下,缙绅就无权再拿回去,他们想要拿回去也行,把投献在各藩名下之后逃脱的税赋补齐即可。” “圣上,这样怕是不妥吧?”章旷吓得脸色都白了。 因为这么搞的话,打击面就实在太广,整个湖广的地主缙绅怕是要翻天。 “他们翻不了天。”崇祯却冷哼一声说,“章旷,你只需要告诉朕,此事你能不能办?你若是不能办,朕便让别人来办,但这件事是一定要办的。” 崇祯甚至连人选都想好了,那就是应天巡抚兼提督操江军事金铉。 顿了顿,崇祯又接着说道:“湖广熟,天下足,湖广乃是我大明朝的粮仓,朕绝不允许那些蠹虫危及大明的粮食安全。” 见崇祯决心这么大,章旷一咬牙说道:“臣能办!” “能办就好。”崇祯欣然道,“眼下已经过了惊蛰,马上要开始今年的春耕,所以此事你需要抓紧办,各藩的庄田收回之后全部充为朝廷官田,分给湖广的百姓去耕种,田租就按太祖高皇帝定下来的额度,每亩五升三合五勺!” 经张居正清丈之后,湖广合共有耕地9100多万亩。 到崇祯年间,各藩侵占再加上各府地主缙绅投献的,各藩名下的庄田少说也在8000万亩往上,留在地主或百姓名下的耕地绝不会超过500万亩。 即便按8000万亩计,一年便可以收取粮赋428万石有奇! 这个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可以藉此极大的促进粮食增产。 小岗村包产到户的故事大家都是耳熟能详,同样的地,同样的人,为什么一个包产到户就能让粮食产量大幅增加? 原因很简单,就是农民的积极性提上来了。 同样的道理,佃农和自耕农的积极性也是截然不同的,佃农因为是佃的别人家地,就不会很尽心的侍弄,因为谁也不知道来年地主家还让不让佃?但如果是自家耕地就不同,那肯定是往深了翻土,也肯定会起早摸黑拾粪往自家地里施肥。 总之一句话,如果让湖广的9000多万亩耕地留在各府缙绅名下,再佃给佃农种,每年撑死了也就产出九千万石!但是如果让自耕农来耕种,就至少可以收粮一亿八千万石,这就凭空多出来九千万石粮食,足以保证江南的粮食供给。 当然,以上的假设只是理想状态,实际上湖广由于多次遭受兵乱,人口大量流失,现在至少有一半以上耕地抛荒,所以每年能够产出五千万石粮食就顶天了,但即便是这样,改由自耕农来耕种也可以多出来五千万石! 有了这五千万石粮食,同样足够保证江南的供给。 所以说湖广熟天下足,这话真不是一句谚语而已,真有事实依据。 “圣上是说,将藩王名下的庄田充为官田,再然后分给百姓耕种?”章旷差点怀疑自己的耳朵出现幻听。 堵胤锡倒是见怪不怪。 “对,别的省先不管,但是湖广乃是大明之粮仓,不能再任由藩王弊政延续下去,而是必须拿出壮士断腕之决心,刮骨疗毒!”顿了顿,崇祯又说道,“好在,分封在湖广的这些藩王大多已经被闯贼和张献忠杀得绝嗣,所以问题不大。” 在将来,崇祯肯定还要把湖广的模式推广到整个大明。 因为藩王侵占耕地的情况,除了广东福建和江南之外,整个大明都是重灾区,只要整个大明都按照湖广的这个法子办,大明就再不会有粮食危机。 当然了,步子不能一下就迈这么大,不然就会扯着蛋。 就当下而言,还是优先处理好湖广,毕竟这是大粮仓。 “圣上此举,诚然利国利民!”章旷大为动容,朝崇祯深深一揖。 又起身说道:“不过此策若是当真推行开来,必然会极大触怒湖广之缙绅,臣担心这些缙绅会勾结外贼,欲不利于大明。” “朕还是刚才那句话,他们翻不了天。”崇祯冷然道。 稍稍的一顿,又说道:“当然,防患于未然还是要的,朕决意在武昌再设一个镇台,屯兵十万到十五万,所以得留出四百万亩官田给朕作恩赏田,普通的耕地还不行,必须得是洞庭湖畔最肥沃的良田才行。” 章旷欣喜道:“圣上是要从乱兵中筛选出五万到十万人充为武昌镇的镇兵?然后每丁赏赐二十五亩恩田?” “章旷,你说什么呢?天底下哪有这等好事。” 崇祯道:“这些乱兵聚众哗变、放火杀人,甚至还杀了我大明的湖广总督,朕不予严惩却反而要赏赐给他们恩田,你觉得这样合适吗?” 顿了顿,崇祯又说道:“何腾蛟泉下有知估计会被气得活过来再次一次吧?” “此间是臣思虑不周。”章旷连忙有些讪讪的向崇祯致歉,“还请圣上责罚。” “责罚就免了。”崇祯哼声道,“章旷,有一颗仁心是好的,但是仁慈太过,那就成了烂好人,受了你恩惠的人也是不会念你的好。”
第372章 冶铁御史(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