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沈荷她们出发去村里找了一棵花开得正好的槐花树来薅的时候,身后突然传来了一道声音。 “沈家三丫头啊,你们这是做什么呢?” 这声音来得猝不及防将正要爬树的秦黍吓得差点一脚踩滑了,她急忙吊住了上头的一根树枝,这才没真摔了。因此她不是很好气地看向这开口的大婶。 大婶也没注意到秦黍的视线,因为她说话的对象不是秦黍,而是沈荷。 沈荷在家里排行老三,前头还有两个姐姐。因此秀水村里相熟的人家都会叫她一声三娘。当然也有叫三丫头的,一般都是亲缘上比较近的人了。 这位何家大婶显然是不属于这一类里头的。她和沈荷的关系硬扯也只能往一个村上靠,而且两家平素并无来往,因此也没什么交情。 沈荷自然不会告诉她真实原因,只含糊了一句,“家里孩子闹着要吃槐花团子,我就寻思着扒拉一些槐花下来。” 骗谁呢,她昨儿可就看见沈荷薅槐花了,还薅完了一整棵槐树呢。没道理那一整棵槐树还不够她做槐花团子的。 何大婶是这样想的便也这样说的,当然她说得比她想的还要不客气。 沈荷是听闻过她在外名声的,因此她懒得多跟她计较,便只敷衍地嗯啊两声算是回了她的话了。 何大婶看到沈荷这不欲回答的神情,便觉得自己发现了某种不可言说的真相。 等好不容易将人应付走了,沈荷悄悄地松了一口气。秦黍在树上听得分明,她觉得要是将自己代入到沈荷的位置,对方跟她说话这么不客气她肯定是要怼过去的。 于是她便问沈荷,“阿娘,那何婶说话太不中听了,你怎么就由着她那样?” 沈荷打着槐花,动作停了一下,扫视了一圈,发现不仅是秦黍看着她,就连那两个小的都在看着她,脸上表情都是如出一辙求解的样子。 她打槐花的动作继续,解释道:“这个何婶是村里出了名好吃懒做的,她不仅好吃懒做还爱说闲话。我们事情多,没有空闲,但她却有空闲,所以犯不着为了一时的口舌来和她争个长短,耽误我们的时间和正经事儿,那不值当。” 沈荷是地道的秀水村里的人,秀水村里一些出了名的人,因为村人的口口相传,她大抵也是知道性子的。正是因为知道性子,所以她才不愿跟何婶这样的人纠缠。 秦黍若有所思。 在她看来,沈荷这话是非常难得的。人是情绪性动物,所以有时候能理性地客观分析问题,是一种很难能可贵的素质的。这种素质秦黍有,并不奇怪,毕竟她前世是接受过系统教育并且经受过各种文化讯息冲击的人。可沈荷这个纯正的古代人,还是一个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户,这样就显得更为可贵起来。因为这需要一定的生活经历并且还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才能提炼出这样的生活智慧出来的。 这样一想,秦黍的目光就不由地在秦小二、秦小三身上打了个转儿,可见这两个孩子聪明不是没有原因的。果然还得靠遗传啊! 何婶的出现对于这一家三口来说只是一个小插曲,闲话一番也就放在一旁了。至少此时此刻她们都是这样想的。 等晚间沈海他们从地头回来,就见沈海问了沈荷一句,“你们今天碰到何家那个婆娘了?” 沈荷正忙着弄晚食,没空回沈海的话。 沈荷没空,只得由秦黍这个做女儿代母回话了,“不仅碰上了,还说了一会儿话了。” 沈海皱着眉问:“你们说什么了?” 秦黍不解地看了他一眼,又将视线转到在一旁歇息的秦关身上。 秦关看了一眼老丈人,便将今儿下午在地头上听到的闲话说了出来。 “那何婶下午跑到地头跟那些妇人扯闲话,说我们家穷得没粮食下锅了,你娘才会在农忙的时候放着好好庄稼不侍候,去薅什么槐花,还一连薅了两天。还说你娘死要面子,被她问到头上,还嘴硬拿你们出来做借口,说是家里孩子要吃槐花团子。” 秦关最后还补了一句,“也不知道骗谁呢,什么槐花团子好吃到一连吃两天的,这直接是将槐花当成了正经粮食了。” 秦黍:“……”这似曾相识的说法。 秦关解释道:“……最后一句是那何婶说的,不是我说的。” 秦黍:光是听那语气就听出来了。 她爹真是把这何婶说话的精髓学到了!那话学得惟妙惟肖! 秦黍眨眨眼,瞄了一眼沈海的脸色,又问,“就这些?” 要只是这些她外祖的脸也不至于黑成那样啊! 秦关:“……我们这两天在地头上吃早食的事儿不知被谁
第 18 章(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