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无解死局(4 / 4)

娘的笑声放肆却悲凉,在寂静的深夜里,让人心中怜悯,与她共情。

“死我都不会说出他的行踪,你们就等着给我一起陪葬吧!”

都说父母子女之间门没有隔夜的仇,苏月娘是真的恨透了她的家人,才会如此极端。

庭渊不想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指责报复苏月娘家人的行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女子极其不易,若非被逼迫嫁给六旬老汉走上绝路,她又何至于此。

没有人能义正词严地指责苏月娘报复家人的行为,站在律法的角度她错了,律法也不曾限制她不能憎恨不能报复她的父母家人,律法是约束,是警告,是道德的底线,触犯了律法要接受律法的审判。

若非大时代背景如此,若非女子没有自由,女子不能为自己做主,她怎会以飞蛾扑火的形式去报复自己的家人。

即便是在现代,庭渊作为一名刑警,也是在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律法只能约束绝大多数公民,却无法完全阻止公民犯罪,总有人会突破法律的底线去犯罪,否则世上就不会有这么多罪犯。

若每个人都能遵纪守法,那就不会有他们的存在。

同样的逻辑在古代也适用,律法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部分想要或正在实施犯罪的百姓,官员便是这个世界上维护律法公平正义的人。

可他还是要为丁娇儿鸣不平,“你的家人对不起你,你报复他们,为什么要扯上丁娇儿,她与你之间门又无仇怨。”

苏月娘想起丁娇儿,那个笑起来很可爱,眼睛弯弯,有着酒窝的女孩,她有极好的家世,从小就有花不完的财物,她随便递给别人一个首饰,就够她几个月的工钱。

她有爹爹的宠爱,有娘亲的呵护,能轻易地成为神女,即便是上山拜佛都有人用轿子抬她上去,寺庙的主持都要亲自出门迎接,上门求娶她的人排了一里地,未来的夫婿还有可能中进士,将来便是进士夫人,一跃龙门。

如此一个家境美满的女子,却要来抢走她最后的希望。

她主动勾搭文浩,与文浩相恋,想与文浩一起私奔,可文浩却因丁娇儿的出现,在她与丁娇儿之间门摇摆不定,他说要存够银两带着她离开,却因丁娇儿的出现,让这一切都作了废。

男人并不可靠。

苏月娘分不清自己是妒忌丁娇儿,还是讨厌丁娇儿。

她并没有喜欢过文浩,只是想让文浩带着她脱离苦海。

苏月娘轻笑了一声,她自己也分不清自己为什么要让文浩杀掉丁娇儿。

原本她就有后手,让文浩杀掉丁娇儿只是她的试探,文浩即便不杀,也会有人杀掉丁娇儿。

只是她没想到文浩真的为她杀了丁娇儿,真的想要与她私奔,认下了一切罪责,也要保护她。

文浩说与丁娇儿在一起只是为了骗取她的钱财,然后再与自己一起逃离。

她以为一切不过是文浩欺骗她的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