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产继承(三)(3 / 4)

:“阿娘,我在府里没用钱的地方,你们留着用。”

原先她是想给自己留下嫁妆,但经历过这次之后,她不确定自己还能活多久,便全都给了阿娘。

阿娘不知道她的想法,但他将银子分成了两份,“一份阿娘给你留着,将来做嫁妆,现在阿娘也能绣些手帕让你阿兄他们带去镇上卖,能赚点小钱养活弟弟妹妹。”

杏儿:“阿娘身子不好,不要太过操劳。”

阿娘拉着她的手:“萍儿大了,她很懂事,你莫要太操心。”

阿娘给她做了碗面,饭后母女四人挤在一张通铺上睡觉。

杏儿一宿都没睡着,脑子里一直在回想吴妈妈侄儿对她说的那句话。

公子活不到十八。

公子又让她查药渣。

她很聪明,很快就把这些事情串联起来,有人要谋害公子,公子死了最大的受益者是公子堂叔一家。

而她又想起了另外一件事,公子落水那天,林婶娘吩咐她在后花园剪花枝插花瓶摆在房间里。

当时她看到堂叔的儿子庭璋匆匆经过后花园往前院去了,走得匆忙,落下了一方手帕,没过多久就听见平安匆忙跑出来说公子落水了,府中一片慌乱。

那时她并没有将两件事联系起来,原想着将帕子交给小公子,但自公子落水之后,她就没见过小公子,隔日她便收到堂兄来信,说她阿娘病了,她便回了家。

等她再回府,等着她的就是偷窃的罪名。

现在想来,或许婶娘的首饰根本没丢,为的就是把她赶走,让她不能在公子面前讲话,这样就不会有人知道,在公子落水前,小公子曾经去过公子的院子。

而公子落水,很可能和小公子有关。

而她如今去了公子的院子里,婶娘她们担心自己将事情告诉公子,所以想杀人灭口,让自己永远都没有开口的机会。

好狠的心机。

只是他们怎么都想不到,自己从吴妈妈侄儿的手下逃脱,现在吴妈妈的侄儿生死未卜。

公子让她查药渣,很可能也是发现了问题,她意识到了这件事的重要性。

她虽与公子不熟,但从相处中能感觉到,公子是个良善之人。

若是公子那日没有来到前院,没救下她,又或许落水后溺死在水里,这偌大的家业如今已经易主了。

杏儿一向是有恩报恩,有怨报怨。

天一亮,她就乔装打扮着要入城去拿药渣找郎中查验。

阿娘见她神神秘秘,加之昨日发生的事情,心中后怕,于是让她跟村里几个原本就要进城卖山货的哥哥们一起,路上彼此有个照应。

这里背靠大山,有很多山货可以卖,小蘑菇小野鸡这些拿进城卖去饭店,能贴补家用,还有许多名贵的药材,攒起来晒干了能去药铺卖。

昨日送杏儿回家的堂兄亦在其中,他陪着杏儿去布匹铺子拿了药渣。

又陪着杏儿重新买了镜子,杏儿多挑了一块作为答谢送给堂嫂。

等到山货卖完,请了一位郎中随他们一起回家。

旁人问起,杏儿只说是给阿娘请的郎中。

大家都知道她娘身体不好,没人心中疑惑,这郎中常常从他们村里人手里收草药,倒也能信得过。

堂兄照例赶着牛车把她和郎中送到家,带着杏儿送的镜子回家。

杏儿先带着郎中给她阿娘瞧病。

郎中给她娘瞧病次数多了,对她的症状了如指掌,随后将病情告诉她们。

不是什么大问题,就是天生体虚,多喝些补气血的药,好好养着,慢慢调理总能好。

杏儿让自己的阿娘带着弟妹出去,随后把今日取出来的药渣给郎中看。

“先生看看我这副药如何?可能给我娘用。”

郎中仔细看了一下,将药渣盖上,随后压低声音,一脸警惕地问:“姑娘,你确定这是给你娘用的药?”

杏儿见郎中这表情,问道:“怎么了?不能用?”

郎中捋了一把胡须,“这药开得巧妙。”

杏儿不解:“劳烦先生细说。”

郎中先卖了个关子,“能吃得起这个药的,非寻常人家,姑娘,你这药的来历不会引来杀身之祸吧?”

杏儿道:“先生,杏儿绝不会将你供出,还望先生明示。”

郎中想了一会儿,还是决定将真相说出来。

“这药,明面上看是滋补的良药,实则懂行的老郎中都知道这是毒药,长期服用身体亏空,最终会气亏而亡。”

杏儿惊讶得说不出话,据她所知,这个药公子一直在喝,很多年了。

“药方里最重要的几味药都是补气血的,一旦过量就变成了毒药,通常不会全都用在一个方子里。”

“人参适量补气健脾益肺,过量则会使人心慌气短头晕眼花;黄芪适量补气生阳益卫固表,过量则使人头昏腹泻上火;半夏适量镇咳祛痰降逆止呕,过量恶心呕吐腹泻。身体虚弱气血不足气短的人可以适量服用,不宜长期使用,长期使用半夏会让人阴虚阳亢、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视物不清、身体消瘦。”

“竹叶清热去火、除烦,但阴虚火旺者不宜使用。山楂开胃、破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