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历史性的突破(3 / 3)

耕耘贞观 倚夜听雨 2128 字 2023-03-02

毕竟李世民不怕李靖结党营私,但只要朝廷文官连续的述说,李靖本身的存在对大唐江山有威胁,那么三人成虎下,李世民也需要为子孙后代计量啊!

而一个个名将多数不是马革裹尸,更多得是在朝廷内乱中被莫名消耗掉,某种程度来说,也是古代封疆王朝的可惜之处。

因为一旦天下太平,名将的存在反而成为了江山社稷的威胁。

李泰知道,自己所能够做得也就只是在后勤上给苏烈搭把手。

至于更多的东西,自己怕也是做不到,毕竟现在自己的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皇子。

若是跟这些将领走得太近了,怕也是会被朝廷的御史给上书参上一本的。

不过,虽然李泰并没跟苏烈走近,但作为这一支驻扎在郑国渠附近的部队,李泰还是安排了人来探查这支部队的消息。

不得不说,这支部队强不强不知道,但每天都操练,不论刮风下雨,倒没一天落下来。

而苏烈作为这支部队的统帅,更每天陪着这一支部队进行训练。

在李泰看来苏烈给人的感觉,就彷佛像是在磨刀似的,整只的部队却也在不断的蜕变。

只不过这种在黑暗中,倔强得不断向前攀爬的态度,倒让李泰有几分肃然起敬。

不过很快,李泰的心思便没再放到苏烈身上了,因为工部的大匠送过来了。

这次从朝廷的手上,拿到能梳理整个煤炭行业的机会,自然让李泰高兴坏了。

甚至对李泰而言,最重要得是,自己能够整合整个煤炭产业,完成煤炭产业的重新架构。

虽然一开始因为结构的调整肯定会导致产量的下降,但随着调整完成,整个过程的标准化与程序化,甚至加上某些技术的全面推广,煤炭产业算是初具规模了。

等到整个煤炭产业整合完毕,那煤炭本身的煤炭采集与制作成本会进一步下降,加上渭河的存在减少了运输成本,以后烧开水一斤一文的价格能被进一步压缩。

基本上只要给一文钱,只要你能够把这开水端得走,那就都能都打给你。

当然,最重要得不仅是如此,更重要得是很多东西都需要规模化了才会有意义。

同样的,这个煤炭产业在李泰的整合中逐渐规模化,这所涉及的上下游产业链,也随着规模化开始一点点形成起来。

在关中,炭火这种新的燃料,开始从冶炼金属,成为走入千家万户,替代木材,成为燃料的一员。

李泰拿出一份笔记本,柴米油盐酱醋茶,李泰在柴上划了一笔。

这件基础物资算是掌握在了李泰手中了。这是历史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