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杜如晦来访(3 / 3)

耕耘贞观 倚夜听雨 2133 字 2023-03-02

但现在的食盐再怎么样便宜,依旧没到价格低到能随地倒在地面上,让食盐来融化雪这般的奢侈,甚至很多老百姓徭役时,都会拿着一些器皿来装这些粗盐。

毕竟在他们看来,大不了自己干活得时候多费一把力,也总比这些白花花的食盐直接倒在地面上,而仅只是为了让这些雪能够融化的快一点值钱。

说实话,这么刺激的事,对底层的徭役们来说,那看着着实是心痛。

尤其是自己的器皿实在是装不下来后,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一麻袋,一麻袋的食盐被倒在了地面上化雪,实在有种价值观被人狠狠撕裂践踏的感觉。

当然,对比起徭役只是心痛这些食盐,杜如晦却明白李泰必然是弄到了大量廉价的食盐,否则李泰是不会这么干的。

因为杜如晦与马周共事过,通过了当初的高陵徭役也是知道,李泰这人做事在外人看起来非常的奢靡,但在他自己的心中是有一本账簿的。

如果用盐化雪的操作成本太高的话,那李泰是绝对不会这般去做。

至少在李泰看来让百姓直接扫雪的成本比先用食盐洒地然后再让百姓扫雪的成本低。

所以杜如晦便是第一时间找过来了!

“……”李泰听到了杜如晦的话,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道,

“因为我以日之法则与水之法则为原理改进了工艺技术,把煮盐法改进成了晒盐法!

这种方法现在还只是初步的实验,但比较起传统的煮盐法的成本却是下降得多。

等到了以后,应该还能更进一步的进行改进,生产的食盐也能更加的多!”

“原来如此!”杜如晦理解的点点头,开口道:“但即使如此如此使用也太浪费了!”

“我知道杜相的意思,不过用晒盐法制作出来的食盐都只是粗盐,若长期吃的话,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所以还是需要更进一步的想办法把这粗盐更进一步的炼化成细盐才行。

也正因此,我虽然研究出了晒盐法,到底还没有把这食盐直接放到市场上。

大唐盐价一时间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同时粗盐在仓库中也越是存储就越多。

所以便是把这些海盐就用在了这次融雪修路上。

当然对于如何让这些粗盐变成细盐的研究会继续的下去。

我的目的,自然是希望百姓们能吃到又便宜又精细的食盐,最终我能吃上什么食盐,百姓们也能是上什么食盐!”

李泰面对着杜如晦,却也没有任何的退缩,因为李泰清楚自己做得就是对的。

而杜如晦听到了李泰话,沉默了一会儿,道,“此法子,可否给朝廷一份?”

“……”李泰听到这话摇摇头,“我可告知原理,但想复原法子,就请朝廷自己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