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李泰的指令(3 / 3)

耕耘贞观 倚夜听雨 2105 字 2023-03-02

很快你就会发现第一年丰收,第二年歉收,第三年绝收,种子退化效果强得恐怖,到时候皇帝怕不是直接拿你问斩。

因为你献得神物出产一年比一年少,老天爷是不是对我这做皇帝的很不满意啊。

你既然献上了这等神物,那你要不要亲自去跟老天爷去说一说啊!

反正,自从孟山都出现后,谁家农作物种子里,还没有点问题呢。

而中国农业上的利润基本上也都被农业种子与化肥给吃了干净,一年到头如果没有国家补贴,怕是辛苦钱都挣不到。

所以,李泰肯定要把高炉炼铁的那个高炉稳定运行起码一年时间,才会跟李世民报告。

但在这过程中自己不断生产出来的钢铁总归是要有一个去处,如果直接流入到市场中,那朝廷肯定会有所觉察,毕竟也太多了。

但自己内部想要消化的话,那消化起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现在若吕才真能把这自来水工程给弄出来,至少钢铁也多少多了一个能够流向的地方。

当然,现在这些铁质钢铁的最大流动方向,还是农业学府的农学社,以及给周围的百姓租用铁质农具上。

反正卖是不可能卖给百姓的,主要是太贵了,百姓买不起。

但租用是允许的,等到租用了一定时间,自己便会半卖半送的给百姓,从而增加百姓手中的工作效率。

不过这些百姓绝大多数至少也是自己拥有田地的自耕农,像是佃户,就没有领取这些工具的资格。

理由非常的简单,自耕农自己家有田地,会珍惜这工具,但没田亩的佃农,连土地都没有,那这些开垦的工具,就算送给他们,谁知道他们会不会找人卖了。

说实话,李泰不是对佃农歧视,而是对有田亩的自耕农更有信心,毕竟有恒产者有恒心。

就算换成现代道理也是一样的,一个人怎么样能最快的融入陌生环境,基本上都是最快速度让别人知道自己在当地有一两套房,至少在当地人看来,也算是在当地扎根了。

当然,如果佃农想直接买就省省吧,铁质农具在市场上的价格基本上都超过了两吊钱,普通百姓不是买不起,而是压根就舍不得拿出这一笔钱来。

“既然你有如此的信心,那我就放心了!”李泰面带微笑的说道,“你来安排具体的实验,就不打扰你工作了,我自己在学府里转转。”

面对李泰的这小小要求,吕才自然不会阻止,只是隐隐约约间好像忘记了什么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