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李泰的仁慈(3 / 3)

耕耘贞观 倚夜听雨 2123 字 2023-03-02

确是处于相对不错的交通位置。

但因为距离水源比较的远,又或者当地的土地并不适合大面积耕种,所以都是荒地。

如果只建立个小驿站什么倒好说,想要建立一个这样的大村子,活不了这么多人啊!”

“水源好解决,每家都挖掘个大型储雪池,并帮助他们建立一套相对简单的过滤体系。

把冬雪储存下来,需要时等它融化,那就成了水!”李泰思索着说道,

“另外范越风可试着找找有没有地下水,有地下水每家钻一口井,想来就够用了!”

“那土地不适合耕种呢?!”王真儒听到李泰的话又问道。

“土地适不适合耕种那是要农业学府的专业人士过来考察之后才能做决定。

小麦不适合那就种植高粱,高粱不适合就种植小米,五谷杂粮总归有适合的。

就算都没有,那哪怕是在这里大面积的种植药材也好。

只要能把当地土地利用起来,让百姓不至于饿肚子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李泰说道了这里,继续道:

“水源和粮食的问题解决掉了,那剩下来的就是整个城市的发展定位问题。

一开始这座城市肯定是跟着你们这些专业徭役干活,出一天的劳力算一天的工资,让这些当地的人不至于饿死,让他们在陌生的环境中熟悉生存下来。

同时通过了徭役队伍,帮助这些生活在山上的人融入到了整个社会中。

同时,医舍,农学社,蒙学,澡堂,等等基础的生活设施,自己也能够顺路的安排进去。

有这本地居民的存在,我也就不需要担心,随着你们这些施工队伍的离开,逼得整个村落都要搬迁,甚至连自己的配套设施都一样要搬迁。

那可动起来可真的是心疼死我了!”

“其实魏王您所说的这些配套设施,为什么不留在当地,我见偶尔也会有其他地区的人被吸引过来的,想来不久只有也会成为村子的!”王真儒忍不住道。

“养不起的!”李泰摇头道,

“这些基础设施所配套的有很多都是脱产人口,没有足够人口基数是养不起配套设施的。

算了小心一点,这些每个村子人口至少要四千人起步。

换句话说,你从山里面拉人下山的时候,最好先做一个统计,可不要让我们建造的村子的空置太多,不然配套设施活不下去,也是很麻烦的事!”

“魏王,那我就下去处理这事了!”王真儒对李泰行礼说道。

“带上魏旭!”李泰看着王真儒道,“你来做好人,恶人让他跟不良人去做吧!”

“额……”王真儒听到了李泰的话,严肃的点点头,“感谢魏王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