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章(1 / 2)

眼看着那冰冷的刀剑,就要砍在几个孩童的身上,斜刺里忽然响起了一道撕心裂肺的女声,“住手!!!”

那是一个双十年华的姑娘,穿着一身素雅的衣裙,站在漫天的风雪中,仿佛随时要羽化飘去。

毕鹤轩瞳孔震颤,“你出来干什么?!还不快回去?!”

“我不回去,”毕汀晚踩着青石板,一步一步的从廊下走出来,“我到要看看,他这个人究竟要心黑到什么程度!”

看到这个姑娘的瞬间,沈听肆恍然间感觉自己的心脏好似有些钝钝的痛,这感觉并不明显,却也容不得他忽略。

沈听肆确认,他自己是从未见过这姑娘的。

那么这种感觉唯一的来源,就是原主陆漻。

沈听肆得出一个结论:

陆漻喜欢这个姑娘。

而这个姑娘早已过了嫁人的年纪,却未曾挽发,也依旧住在太傅府,原因已然是非常明朗了。

【原主不是已经离开了吗?为何他的情绪还会影响到我?】

9999也不是很清楚,【按理来说不应该呀,或许是他有什么执念吧,不过影响应该不大。】

似乎9999说的确实是事实,它话音落下后,沈听肆便察觉不到那种心脏闷痛的感觉了。

既然已不再存在,沈听肆便也不会继续去纠结,他抬眸看向毕汀晚,淡淡的说道,“毕三姑娘。”

毕汀晚被这种全然陌生的语调惊得心下一痛,斜着眼睛死死的瞪着沈听肆,像一匹陷入绝境当中的孤狼,放大的瞳孔当中充满了哀怨和仇恨,“陆漻,你怎么变成了这样?”

“是非不分,行事手段如此残暴,你还是我当初认识的那个陆漻吗?!”

犹记得那一日,祖父兴高采烈的告诉她,他有一个弟子,生的俊俏,学问又好,名唤陆漻,是新晋的状元郎。

他想要把她许配给他。

婚姻大事向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祖父还是尊重她的看法,并没有直接定下两人的亲事,而是询问她是否愿意。

那时的她尚未及笄,却也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只想要找一个喜欢她,她也喜欢的如意郎君。

这人虽在祖父眼里是千般好,万般妙,可她自己也是想要瞧上一瞧的。

所以,在状元郎打马游街的那日,她壮着胆子,来到了长街上。

她并未念过太多的书,平日里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跟着母亲做女红,可看到那个一身华彩,骑着骏马走在最前方的少年时,她仿若终于明白了《古相思曲》里的那一句,“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她从未见过那般明媚张扬的少年郎,鲜衣怒马,意气风发,仿若将这世间所有赞美美好的词句放在他的身上,都不为过。

回府后,她羞涩地告诉祖父,她愿意,于是祖父定下了他们俩的亲事。

他经常在轮值回来时给她带一些街上的小玩意儿,有时是一枚首饰,有时是一块饴糖,甚至有时不过是路边悄然开放的一朵野花。

可只要他觉得好,就都会带给她。

他会带她去郊外跑马,亲手写话本子给她打趣,他也会告诉她关于他的志向。

她喜欢他这样把她放在心上,时时刻刻的念叨。

于是她满心欢喜的绣着嫁衣,等待着两人成婚的日子。

可她等啊等,等啊等,等了一年又一年,等到庚帖被换回,等到他高居相位,等到自己成了二十多岁,再也嫁不出去的老姑娘,她也始终没有等到她的少年郎。

如今再见,却是这样的剑拔弩张。

那人仿佛只在她的记忆里存在过那么稍稍的一瞬,随后便如逝去的滚滚江水,再也回不来了。

她真的想不明白,也始终无法理解,那个说过要以天下为己任,想要将大雍变得更好的人,怎么反而却成为了大雍的蠹虫。

她无比的唾弃自己,即便这样,她的这颗心依旧为他跳动。

年少时见过了太过于惊艳的人,后来遇见的所有的人都显得那样的暗淡无光,以至于到现在,她都无法将就。

深深的吐出一口浊气,努力将所有的情绪压下,毕汀晚抬眸直勾勾的看向沈听肆,试图和他谈判,“你放了他们几个,他们都还是小孩,什么都不懂,刀剑无眼,你要挟持就挟持我吧。”

“毕三姑娘误会了,”沈听肆看了一眼怒目圆视的毕鹤轩,轻轻开口,“陆漻并不想伤害太傅府的任何一个人,只是前来募捐而已,但是,老师似乎是误会了。”

“什么募捐要让你如此兴师动众?”毕汀晚也不是个傻子,定然不会轻而易举的相信沈听肆的这番话。

“你要多少银子?”毕汀晚这么大年纪还没有嫁出去,为了防止府里的人说她闲话,毕鹤轩径直将管家的权利越过了自己的儿媳妇,交到了毕汀晚的手里。

太傅府有多少银子,都放

在哪里,没有人比毕汀晚更清楚。

“晚儿!不能给!”毕鹤轩气得吹胡子瞪眼,“你可知他要拿着银子去做什么?”

“晚儿不想知道他用这些银子究竟做何用途,也不想知道他到底做了什么大奸大恶的事。”在看到祖父被羽林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