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章(2 / 3)

傅铣摇着头笑了笑,“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铁汉也有柔情时啊,一时伤心而已,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解汿抹干净了脸上的泪,义正言辞的对傅铣说道,“我想要重新领兵,彻底的灭了匈奴,为我的父兄报仇雪恨!”

如今的天气越发的冷了,居庸关相比于匈奴还要更靠南一些,百姓的生活都变得如此的困苦,更何况于匈奴人呢?

此前的几场战役只不过是匈奴的小小试探,一旦他们缺衣少食,开始大肆进攻,自己这个老头子恐怕还是阻挡不了多少的。

傅铣拍拍解汿的肩膀,肯定的开口,“好,一切就都交给你了。”

自此,解汿改名仇复,重新率领镇北军,打开居庸关的关卡,

正面出击。

——

时间一晃而过(),北上赈灾的毕鹤轩返回了京都?()?[(),第一时间就是冲到御书房向皇帝“诉苦”,希望能够以此唤起皇帝的半点同理心。

&nb

sp;可无论毕鹤轩将灾情说的多么严重,如何描绘那民不聊生的一幕幕,皇帝都毫不在乎。

此时的他,完全沉迷于明远道长带来的长生丹的强壮当中,不仅与柳贵妃日日笙歌,甚至还又新纳了好几个妃子进宫。

面对毕鹤轩的絮絮叨叨,皇帝非常的不耐烦,“行了行了,朕知道了,朕都没有斥责你赈灾不利之罪,你反而教训起朕来了?”

毕鹤轩慌忙跪下,“老臣不敢。”

皇帝瞪他一眼,“今日是柳贵妃的生辰又是除夕,朕心情好,不和你计较,但若你执意如此,就休怪朕无情了!”

毕鹤轩无奈只能退下。

除夕盛宴,再加上又是柳贵妃的寿诞,办得格外的奢华。

丝竹管弦,声歌燕舞,仿佛宛若在盛世一般。

一群官员拍着皇帝和柳贵妃的马屁,将其哄得哈哈大笑,转眼间就是大批量的赏赐不费吹灰之力的奖了下来。

不同于其他官员的极尽享受,毕鹤轩看着满桌的珍馐美食,却没有半点想吃的念头。

所有的热闹嬉笑,落在毕鹤轩的眼里都是那般的刺目。

在众人都献上给柳贵妃的生辰贺礼后,她撒娇着看向皇帝,“臣妾还没有收到陛下的礼物。”

皇帝哈哈一笑,猛然一把搂住柳贵妃的腰,“今日,朕就带爱妃上那摘星阁,亲自去摘一摘那星辰!”

于是一群人浩浩荡荡的移了地方,毕鹤轩放缓了脚步,等着关寄舟走过来,小声开口,“你可是用了劣质的木材?”

关寄舟身体猛然一抖,顿时紧张的不知所措,一时之间完全不知道该回答些什么。

可毕鹤轩却轻轻笑出了声,“不妨事,我已经替你处理干净了。”

关寄舟有些摸不着头脑,毕鹤轩是怎么知道他贪墨银两的事情的?

但还不等他思索清楚,那一边的皇帝带着柳贵妃已经跃跃欲试的想要登上摘星阁了。

两个人单独站在远处太过于特殊,只能急忙赶了上去。

但就在皇帝和柳贵妃带着大批的宫人准备要上去的时候,沈听肆却忽然开口阻止,“摘星阁乃是陛下对贵妃娘娘的一片心意,若是让旁人上去,岂不是玷污了陛下的真心?”

沈听肆微微颔首,“不如单陛下与贵妃娘娘上去如何?”

果然还是陆相最懂朕啊!

皇帝乐呵呵的应下,“你们便都在此等候!”

落在官员最后方的关寄舟长长松了一口气。

这摘星阁用的是最差的旱柳,倘若一次性上去这么多人,保不准立马就会塌了,还是陆相深谋远虑。

在京都喜气洋洋过着除夕和圣诞的时候,居庸关却是一片沉闷无言。

除夕夜,本该是团圆喜庆的

() 日子,可匈奴却在这天傍晚开始了没命的进攻。

粮饷久久不到,将士们饿得头晕眼花,一轮比一轮疲惫。

又一次拼尽全力将匈奴的兵马击退后,解汿身心俱疲的瘫坐在了城墙上。

将士们在外杀敌,把头颅别在裤腰带上,保护百姓们不遭苦难,让这些王公贵族,达官显贵们,安稳的在京都过着挥金如土的日子。

他们在纸醉金迷之中又何曾知道,居庸关的十万大军已然到了弹尽粮绝之时。

饿了,渴了,就抓一把混合着泥土和沙砾的雪,匆忙的塞进嘴里,随即咬着牙再次提刀上战场。

英勇无畏的镇北军,何曾有过那种不堪一击的时候?!

这是解汿这辈子最为痛苦的日子。

哪怕所有的亲人全部离世的那一刻,他都没有这般的绝望过。

可又能怎么办呢?

根本没有粮。

解汿已然不知晓就这些饿的前胸贴后背的将士们,该如何应对接下来匈奴的又一次进攻?

天空又开始飘起了雪花,白皑皑的一片,仿佛是送葬的幡巾一般。

似乎这一片圣洁,终将成为将士们的埋骨之地。

难道……要守不住了吗?

就在这时,一道激动万分的声音在无数人的耳边响起,“有粮了!粮饷来了!!!”

士兵们欢天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