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海外商行的大爆发(2 / 3)

了一千杆的目标。

“是啊。”大明商人很诚实,站在高丽北王面前,腰杆挺的笔直,骄傲的说道:“比起国内,差距太大。”

李孟宗并没有羞怒。

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么,有什么丢人的,只是生气比倭国慢。

他们高丽,比倭国文明多了。

怎么能比倭国慢呢。

“刺刀这玩意,看起来很简单,制造起来才知道很复杂,特别是国内的刺刀,是通过锻造机器生产出来的,大小一致,高丽的工匠们做不出来。”

大明的商人指出了许多的不足。

“解决了没有,以后慢慢来吧。”

李孟宗不以为然。

有了这一千杆鸟铳当做精兵使用,他就不怕南王了,南王那边,听说扩军到了十二万。

李孟宗有些不懂。

为何他支持大明的商人们,自己的军队反而供养不起,裁减到了五万,而五叔却还能养起十二万大军,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难道自己学习上国发展工业做错了?

可是上国的书籍明确的说了啊,工业社会与农业社会有质的差距,那么为何咱北王不如南王。

太多的疑问,越是学上国,李孟宗的烦恼越多。

三省的百姓民意沸腾,不光百姓们不满,地方上的乡绅们也不满,太多的矛盾,让年轻的李孟宗不知所措,也不知道自己错在了哪里。

找不到原因的李孟宗,只能把鸟铳当做宝贝,更加的依赖大明的商人们。

大明商人们找到了“世外桃源”。

没有什么地方比高丽北地更好的了。

这里有文明,不是土著社会里野蛮的世界,他们的地位和财富有保障,可以放手施展,而且也不怕自己的财富被拿走一半,多么丰厚的遗产,也经不起代代拿走一半的政令。

一艘运输粮食的走私船,从国内私自出发,抵达了海州。

今年的气候很怪异。

同样的气候,金州那边高产,而高丽这边减产。

商人们知道金州那边有化肥,但是高丽这边没有,想要生产化肥可不是简单的事情,商人们做不到,也没有心思去做低利润的事情。

永乐九年的下半年,高丽这边出现了粮荒。

百姓们青黄不接,大量的流民们吃不饱肚子,小户的百姓们也活不下去了。

这是商人们最好的时机。

倭国没有粮食,他们也缺,南洋太远,只有交趾的粮食多,而且有秩序,可正因为秩序,让商人们无法从交趾获得粮食,运输成本也高。

那么从国内走私粮食出来,成为了商人们必须的选择。

可是国内对粮食管控严格,他们只能走私出极少的一部分,不过呢,对他们而言已经足够,他们又不是真的要救济高丽的百姓。

整个高丽,只有大明的商行卖粮。

哪怕从事黄麻种植行业的亨运来商行,手里都握着一笔粮食。

家家的高丽百姓们卖地。

一亩地只能卖出一斗粮食。

这样的买卖没有老百姓愿意,可是他们要饿死了,为了活命没有其他的选择,卖地是唯一的活路。

一个冬天下来,大明商行们手里的高丽土地翻了数倍,甚至十倍的也不少。

暴利。

太暴利。

海外商行的东家们笑疯了。

亨运来商行的黄麻种植地,翻了整整五倍,黄麻的产量也提升了五倍,一来一回,资本翻了十倍。

国内的市场需求像个无底洞。

上亿人口的工业发展社会,人均资源和面积都奢侈,以人为本的高度民间富裕,不但没有让亨运来商行的产品滞销,反而销售一空,只不过降了一点点价格而已。

永乐十年春。

开春后。

亨运来商行取消了本就不高的工钱,想要进亨运来工作的伙计们,只给饭吃。

成片的流民们伸着手乞讨,他们哭喊着要成为亨运来的伙计,道路上,随处可见的尸骨,看着瘦的只剩下皮包骨的流民们,亨运来一口气新招募了上万人。

亨运来还成立了护厂队,还是向大明工局学的。

不过呢。

大明工局的护厂队是为了保护工厂和工人,而亨运来的护厂队,只保护亨运来。

最低成本的人工,低廉到令人发指的土地,原本是低利润的黄麻,被亨运来做成了暴利行业,更恐怖的是,黄麻属于民生物资,大宗商品目录,也就是说黄麻的销售量很高。

漆树、人参、茼蒿.

原本在大明不起眼的生意,一夜之间惊呆了国内的商人们。

生意还能这样做啊?

不把人当人。

光一个人力成本带来的利润,就让大明国内商人们目瞪口呆,学到了,学到了。

可是他们在国内办不到。

工民联合部就是

看得见摸不着。

年关。

高富贵回老家了。

大字不识,年轻的时候是个懒汉,人人嫌弃的老光棍,狗都不要的人,一把年纪了,去了高丽四五年,不光带回了漂亮年轻的媳妇,还有了两个娃。

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