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7 章 进军兖州(3 / 3)

甄逸迟迟没有答应。

但不久后,他就收到了颍川文理学院校长蔡邕和其女蔡文姬的亲笔书信,言听闻甄氏姐弟贤德良善,邀请他们到学院来学习。

甄逸得到书信后,便立即意识到,姐弟两人如果去颍川,无疑给自己多了一条退路。甄家本来就和云梦田庄商贸往来不绝,将大量的笔墨纸砚、澡豆、熏香、脂粉、雪花盐等物从豫州贩卖到北方来。并且,他之前还让次子甄俨和官家在阳城新区置了一栋房产。

如今袁绍北部有公孙瓒虎视眈眈,南面又有强势有力的燕绥,他不觉得压上全部家当上袁绍的贼船是件好事情。凭借自己在冀州的地位,只要袁绍找不到自己的女儿,无法用陪嫁、联姻等理由压人,他总不能强行侵占甄家家产。

他日,若是自家所在的中山国被公孙瓒或者燕绥攻破,他便居家迁往阳城去,依然做自己的大商贾。

而且若是甄宓做了蔡文姬的弟子,凭借蔡文姬如今在豫州的影响力,女儿必能高嫁。说不定攀上郭嘉、戏志才这样的重臣……

于是甄逸欣然同意,不久后十五岁的甄宓和十四岁的甄俨怀着激动又忐忑的心,悄悄地踏上了前往豫州的路。

此时,边让已经在兖州走马上任。担任过九江太守的他处理政务能力不差,但面对兖州这样缺粮少药,百姓毫无信心的局面,还是束手无策。

他一边想办法从豪强手里筹措粮草,一边贬低燕绥。

“虽然骂骂咧咧的,但还是在干实事儿的。”这对燕绥来说,反而是意外之喜了。

“在士大夫里面骂什么都不重要,但主公在百姓中的威望不容有失。”诸葛亮建议说:“他不是说主公是沽名钓誉、空有仁义之名,却不肯从豫州调粮么?那我们就让豫州辆车亮出鲜红的旗帜,并在城门口施粥。”

“但施粥并不能解决兖州的饿殍遍地的问题,只能缓和些许。”燕绥叹息道:“豪强手里倒是有粮食,但官府没有足够的银钱采买,更别说豪强还趁机哄抬物价了。”

兖州饥饿的盘子太大,光靠其他州郡赈济也救不活。若是从豪强手里把粮食都抢过来,能让百姓渡过这一年,燕绥也就采取铁血手段了。但关键是,兖州豪强手里粮食也消耗很多,因为战乱耕地今年的收成也算是废了。

“正因为如此,更需要边让统筹粮草了。”诸葛亮道:“兖州的烂摊子骂名,本来就该他们自己背。”

把人当草芥看待的做法,必被世人所唾弃,但从逐鹿中原的王者角度来看,也没有特别好的方法。燕绥叹了口气:“且看边让怎么做。”

边让一边威逼利诱让豪强吐粮食出来,一边以工代赈。但一方面,豪强吐得不甘不愿,毕竟边让自己家底都没掏空了,自己都不以身作则,就来压迫他们。

另一方面,边让根本就没有足够的粮食来赈灾,让人做完工后,只能给他们一人一勺粥。缺粮还蔓延到了军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