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周永孝的思量(2 / 3)

上在朝廷那,如今安稳坐了皇帝已有八年之久,木已成舟,已成定局,虽然太后还在,可是后宫不得干政,也无力再施以援手,

天下先乱者,跳的再高,不过是为王前驱罢了,广积粮,缓称王,选一地为根基,以待天时,方有一线生机,不然,永孝,万般没有机会,京南缺水,不是王霸之地,子敬,北边大粮城可有动静?”

此话,

于仕元曾经想了很久,才得以想的出来,皇位,不过是南柯一梦,要是能有一地或者两郡之地封王,或许也是好的结果,最差的也是争取一地,偏安一隅。

说完那一番话,仿佛,当年那个叱咤风云的太子太保,东宫的智囊老师,又回来一般,

屋内,所有人尽皆不语,都明白于仕元的话外之音,寇子敬和吴世明,几乎算是门客,又算是弟子,这些事情,如何不知,见到太子殿下安然无恙,还是那样让人信服,如遇春风一样,天涯海角,也要随之闯一闯,

心中更是激动,

听闻恩师问话,寇子敬一抱拳,回道;

“回恩师,回殿下,北边大梁城节度使吕代元领军,已然领军北上京师,按照时间,早就到了京城,朝廷南下大军,主帅乃是京营节度使王子腾,想来朝廷的援军,不日就南下,首当其冲的就是林山郡城,我等时日不多了!”

寇子敬的话也是提醒,林山郡可不是善地啊,四战之地,交通要道,乃是兵家必争之地,哪家势力,都想独占此地,可见林山郡城的重要,

“恩师,您觉得如何?”

周永孝思绪良久,觉得之前自己想法还有些疏漏,计划没有变化快,稳妥起见,反问了一句,

“哈哈,殿下,不是老夫觉得如何,是你如何打算的?是先下手为强,还是后发制人!”

于仕元起身哈哈一笑,而后亲自沏了一壶茶,倒了一碗茶水,端到炕上,放在桌子上,推到周永孝身前,

“老师,弟子之前的想法,并没有准备扎根京南之地,还想着就是把林山郡让出去,自己先集中力量在卫州,伺机而动,

<divcss=nt()

entadv>老师可能还不知道,白莲教如今重出江湖,他们聚集大部在林州,等安顿好之后,就会北上钦州,从而拿下东北方的汝南重镇,拿下此地后,就能进入江南,进可攻退可守,那时机会就来了。”

周永孝的先前的想法就是如此安排,合太平教的主力,重创朝廷的南下大军,而后转到东北,和白莲教合作拿下汝南重镇,最后集结大军进入江南,以江南为霸业,钱粮赋税重地,有了江南,就有了足够的银子招兵买马,

至于朝堂,已无半点期望,就算是太上皇下罪己诏也不行,要不然回去后了,新皇如何自处,早年间再果断一些,或许,就不会有苏元奎的惨死。

一时间有些怀念,甚至有些回忆甚是残酷,如果苏元奎还在,统兵的帅才就多了一人,一南一北,大业可成,

可惜,

本当还有些安慰之意的于仕元,听了太子的话语,立刻大吼一声,惊呼道;

“糊涂,真要到了那时候!殿下就是取死之道,白莲教不过是祸乱天下的流寇,去江南也是掳掠一番,早晚要覆灭,

殿下,你应该知道,江南重地,乃是朝廷还有陛下,甚至是太上皇必保的地方,失去了江南,朝廷的赋税就少了一半,那时候,朝廷定然会全力以赴的派兵镇压,边军,关外之兵,京营乃至禁军就会疯狂反扑,那时候,谁能挡住他们的兵锋。”

于仕元沉着脸,继续说道,

“无人能挡!殿下,你要知道,四王八公,还有天下藩镇,节度使,都是想谋一己之私,可是要朝廷失控了天下,甚至被别人取而代之,很多人都是不愿意看到的,

因为什么,时机未到,谁先动,不过是乱天下者,众人必诛之,老夫虽年迈,看不清大势,可是还未到老眼昏花的时候,朝廷看重什么,不在乎什么,老夫为官几十载,还是看得清楚的。”

这一番肺腑之言,说的句句在理,

让屋内众人听得心服口服。

周永孝躺在炕上,想想老师的话,确实如此,江南重地,朝廷不可能放任不管,历来都有传言,得江南者得天下,自己真的要占了江南赋税之地,朝廷镇压之兵会源源不断的过来,没了喘息的休养之空,败亡只是时间问题。

但又该如何呢,南边可是贫瘠的东西岭两郡,而西面则是各藩王腹地,北面就是京枢重地,京南缺水,不可久留,何去何从?

难道是川蜀,太远否!

周永孝身边的左锋,身为前太子麾下统兵大将,听到老大人如此分析,急切间问道;

“老大人,既然江南不可取,那老大人可另有法子不成,京南不是长久之地,江南又不能去,向西,可是各地藩王的封地,难不成还要南下西岭和东岭郡不成?贫瘠之地,瘴气湿气笼罩,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左锋的话,让周永孝皱了眉头,确实如此,而且几十年的根基都在江南,和京南两地,其他的只是一些暗探细作,并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