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殿试(2 / 3)

听到了的话,这些举子们却是纷纷抬头挺胸,看着刘泰的目光都仿佛变红了。

刘泰继续说道:“这次殿试,便以永济渠为题,诸位尽自己所能撰写一份策论吧!”

刘泰说完挥挥手,开始端坐了起来,郗鉴出列道:

“诸君入座,这次殿试题目为永济渠,三百六十份试卷交给内阁主管官员过目后。

后两百四十名为同进士出身,中一百名为进士出身,以及取十五名为进士及第。

最后榜首状元一名,榜眼两名,探花两名为第一甲。现在开始考试,两个时辰、后收卷。”

听到这话,所有人都开始认真考试起来,永济渠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

毕竟不论是南来北多少人,都肯定是要经过现在正在修建的永济渠。

虽然整段永济渠在修建,但到底主要是为了沟通曾经已经打通的水渠与河道,所以有很多路段全都是能航行的。

不过,这时候的士子们却是不由抓耳挠腮,因为他们经过了《九章》的数学,越过了《汉书》的历史,写下了策论的心得,最后出现在他们面前的,居然会是土木工程。

对很多士子来说,如果只对永济渠泛泛而谈,那他们多少也能写出一些东西来。

但现在让他们专门来写永济渠,哪怕士子们知道这是什么,但下手时也有些无从下手。

在场的内阁人相互对视了一眼,他们或多或少的知道刘泰的心思。

这批人中那些十指不沾阳春水,完全写不出个所以然来的家伙便放在最后,能够写出永济渠作用的可以放在进士出身,至于如果能抬升视野,甚至能写到刘泰战略的进入候选。

而刘泰则借助这个机会从容起身,开始打量着这些过来考试的人。

刘泰的第一个目标便是张河一,没办法这么多的人自己认识的就这一个。

这家伙原本是军史,没想到居然能够混到最后的殿试中,刘泰看了看张河一的文章,看开头刘泰便知道,这家伙的视野不够,格局不够,甚至连文章开头更没有多少心仪,怕应该就是这里这么多人中最差的几人了。

不过谁让你是军史出身,自己又只认识伱,所以便让你进士出身,多少给军史一脉增加点希望吧。

对比起这几人,刘泰又看了看数科第一名有着相当深厚家学远远的郭骜,《汉书》一科的第一名荀志,以及伦策的第一名郑略,看来看去,发现还是郑略所写得最务实。

好像郑略不论是写什么题目,都给你扯到耕耘,而扯到耕耘,便提到种田,然后便开始写全方位的耕种计划。

仿佛他要写的不是什么策论,而是一片全方位的以永济渠为核心,然后对周边水系进行全面开发的种田企划书!

说实话,这东西能不能成,反正刘泰看了都未必能够看出什么问题来。

但刘泰非常棒清楚,只是开通永济渠作为航运的航道,跟开通永济渠作为航道,然后在此基础上更想要把永济渠周边白造成千里耕田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

因为耕田跟运河是会争夺水源的,如果耕田水用得多了,那非常容易会造成运河干枯,到时候整条运河的航运都会停止下来,这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但如果真能如同郑略所说的,借助运河所开通的水渠,使得周边农业能够进行灌溉,对刘泰来说又有相当大的吸引力。

刘泰倒觉得可以把这家伙丢给曹嶷。到底他是吹牛,还是真有几分本事,交给曹嶷试一试应该能够尝试出来。

若可以的话,等到这永济渠的主要干道修建起来,自己倒可以让他完成后续的计划。

当然,这也是刘泰不追求辞藻华丽或者文章优美,就算这里有人写出足以媲美《洛神赋》的文章,对刘泰来说,大概也是野猪吃不了细糠,品味不出精品的文章来。

不过,刘泰品味不出来不要紧,郗鉴等人品味的出来,他们的文学素养,甩刘泰一个地球不止,所以他们会把写得最好的几份文章交到刘泰的手中。

而很快时间一点点过去,所有人都陆陆续续的停下手中的笔来,到了两个时辰的时间,便有侍者开始上去收众人的试卷,然后一个个的看起了这试卷上的策论!

刘泰看着考完试,依旧还老老实实坐在了面前的众人,开口道:

“接下来是阅卷的时间,若有想要出恭的,可以跟内侍说一声,由内侍带领前去方便。

当然,如果有谁感觉室内闷热,也可以到室外欣赏雪景,享受轻松,等到名次确认,自然会召唤诸位。

另外如果觉得饿了,可以召唤内侍给你们上糕点,毕竟孤也没差遣饿兵的道理。”

听到刘泰略带轻松的话语,在场学子们松了一口气,倒是张河一第一个表示出恭。

毕竟他又不是第一次见到刘泰了,知道刘泰说一不二的性格,只要自己是在刘泰制定的规则下行事,那刘泰便会相当好说话,反而没其他士子的拘谨。

他就好像回了自己家一样,又有什么好拘谨的,果断叫上内侍,自己要出恭去了。

而这种事情有了人带头,自然便是会有人三三两两的跟上来,最重要得是,所有人认认真真的憋着尿坚持了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