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打赢了这一仗,开开心心的为朝廷效力去了。那些被她折腾得不轻的御史们却一个个恨得咬牙切齿的。
这些人一边要应付那些上京城告御状的百姓,一边还要因为小姑娘的御史无用论而想办法让自己这一行看起来有用些。
你说你们只是负责监督百官,那谁在负责监督你们?
你们说你们只是闻风上奏,不管真假,真相如何还要有司调查。那你们这行为又与以讹传讹有什么区别
有不少人吃过御史的亏,此时见御史被架起来了,更是纷纷站出来落井下石。
御史确实是需要整顿一下了。
当今看向十三,用累死人不偿命的心思又将整顿御史的差事交给了十三。
四爷是喜欢你就重用你,累不死就往死里累的性子。他自来就喜欢十三,恨不得十四和十三换一换。以前被先帝压着不能做什么,现在登基了,四爷可不得好好的重用一回他的十三弟。
将御史的事交给十三后,四爷又想到了被他派去接管十四手中兵权的老十。
想了想,四爷直接下了圣旨叫老十再将年羹尧手里的兵权接过来,并且让年羹尧立时返朝。
当初十四闹了那么一场,后来又遇到了两三场“意外’,四爷便将十四留在京城,让老十去接管十四的兵权。
十四卸了身上的差事,还闹了一回,但他四哥可不是他老子,压根就没惯着他。太后听说了到是想要出面给他们哥俩调和一回,皇后则小声说了一回十四安危的事。
亲娘是太后,亲哥是皇帝,想要什么差事得不来,只是现在不太平,还是先保命吧。
那倒是。
然后太后就不吱声了,继续一边高兴自己当了太后,熬死了先帝那老不死的。一边又羡慕宜妃姐妹能出门撒欢。
太后要是不跟皇帝住,而是搬到小儿子府邸,那大儿子的脊梁骨都得被人戳烂了。
而且…她小儿媳妇也不可能像老九家的那般不着调。
天越来越热后,太后就跟四爷提了一个要求。
她想去畅春园。
以前先帝经常居住在畅春园,但先帝渣得人神共愤。上了年纪的嫔妃除了偶尔会带着宜妃姐妹去畅春园外,其他时候都是带那些年轻嫔妃去那边的。逢年过节或是什么大日子了,先帝才会让人接上了年纪的高位嫔妃过去。
不过日子一过,先帝就又会将人都打发回宫去,渣得一批。
其实先帝会带着宜妃姐妹,一来是需要有高位嫔妃管束那些年轻的嫔妃。二来也是太后那里需要宜妃姐妹奉承。三来嘛,就是胤德了。
胤德才不管合不合规矩呢,见先帝一年到头也不怎么回宫,老娘还总在宫里呆着,便问了他老子一回,要不我接家去
皇宫哪里比得上精修的畅春园舒服,你自己享福却叫我老娘苦熬着,人干事?
先帝被削搪气得不行,又怕胤德再闹起来让他下不来台,到也将宜妃姐妹带了出来。好在这姐俩识情知趣,没碍了先帝的眼。
这话说来话长,一下子就说远了。总之就是太后虽是四妃之一,却是没怎么住过畅春园的。就是以前住在畅春园的时候,太后也不敢怎么走动,生怕碰上先帝。
无他,先帝越老越混蛋,看到当时还是德妃的太后上了年纪,就会因此想到他也老了,再然后心情就不好了。
都是给这混蛋生了那么多孩子的人,早就将他那点渣属性摸得透透的了,也因此太后便是住进了畅春园也是老老实实的呆着,怕哪下再踩到了先帝敏感脆弱的神经。
如今儿子成了皇帝,她也成了太后,那畅春园她可要好好的逛个够本。
畅春园不远处就是先帝赏给四爷的圆明园,四爷早在前些日子就叫人将两个圆子并在一处了,如今工程已经完事,又听了太后的说词,四爷想了想,便叫人好生护送太后和太妃们一道去畅春园避暑。
至于他自己,他准备等国孝结束后再过去。
因为稽查组这边查出来不少东西。
十三是正组长,但他多数时候就是挂个名。李卫是副组长,但却是组织整个稽查组工作的,他将稽查组分成两小组,工作的时候再来个交叉复验,尽力杜绝遗漏任何疑点和问题。
他们先从户部开始查起,查完了户部就去了工部。
工部复杂的东西又多又杂,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将工部查了个顶朝天后,李卫又带队去兵部……
四爷是眼底不揉沙子的性子,他还颁布了养廉银想要杜绝贪污这种情况。李卫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小姑娘想要让人知道她不是靠着家世挤进来,有真本事的,其他的组员也都想要一战封神,总之是稽查组上上下下卯足了劲的想要干点事,然后大清的官员们就都遭了殃。
他们认为四爷不讲武德。
你怎么能查以前的帐呢要查也应该从颁布养廉银之后的帐查起呀。
就在朝臣为这事暗忖腹诽四爷的时候,有人对着胤德早年修的河堤出手了。
今年黄河涨水,又有地方决堤了。然胤德早年修的河堤质量杠杠的,除非洪水量大到能够没过河堤,否则想靠洪水的力量冲垮河堤那是痴人说梦。于是就有人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