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9 章(1 / 2)

五月初在大郑朝是个小长假, 宋时在福建讲学时就都是捡着这劳动节讲的。

虽说地方公务人员不能像京官一样安安稳稳地歇假, 但其实如果没有紧要案件、没有领导突然莅临检察之类的问题强迫进入加班状态, 每天早晚点个卯就能回去歇着了。

杨巡抚虽然很想直奔宋大人的实验田, 终究念端午佳节的份上, 容汉中府的下属们安安稳稳地吃了粽子、喝了雄黄酒、洗了百草浴, 转天闲下来了才传召他。

正经节日已经过完,也该引上司去看看他那“试验田”是什么样的了。

他们人都住在王府里,有什么动作自然要向周王通报一声。周王听得他们要下田视察, 便也主动提出要与他们一道去看看民生疾苦。

亲王出行, 两位左右长使都要跟着, 桓凌这个做向导的自然要随行。一行人收拾了车驾行李,备下便装,周王的车驾上甚至还带了些踏青时用的吃食、玩器, 足足准备了四辆大车,赶在转天一早天色尚半昏昧时出了城, 到城北一片山地实验田所在地视察。

那片地在天台山脚下,却无溪渠经过, 缺乏地表水,正是靠引井水灌田浇地的。

试验田四至处钉着木牌,上面写清四至、田地面积、土质、雨水、浇地方式、栽种的作物、所用肥料、种田人姓名等事。

宋时远远便认出了牌子, 指着牌子对车里的杨大人说:“大人请看, 那牌子所竖之处, 就是天台山第一试验田了。”

这座田位在天台山脚下,没有地形雨加持, 雨水量只能算中等。但这里有口井,方便农户取水浇地,即便大旱天井水也不枯,土地产出一年能有一石以上,还不算瓜茄豆菜之类,也算得上良田了。

他一面介绍着这片试验田的情况,当先下车,引着领导们向田里走去。

他和桓凌年轻力壮,一片腿就落到地面,轻盈地踏着田间高低不平地小路前行。王府左右长使还没下车就赶紧吩咐人拿滑杆来抬周王和杨大人,不过杨大人年纪虽长几十岁,身手却还利落,踩着脚凳下了车,便自己拎起衣摆走向田间。

牌子上写的虽然精细,可对于平日不事农桑的中枢大员而言,却有些琐碎难懂,还不如地上那片黄嫩嫩新冒头的豆芽吸引人。

地里的麦子已收割罄尽,麦穗也不知被妇孺捡过几轮,连麦秸都被农户抱回去当作柴禾,地面重新平整过,种上了一茬大豆。此时地里的大豆才出芽,一颗颗黄色的双瓣小苗从土中冒头,在风中轻轻颤抖,孱细纤细得可怜。

土地被一道道深沟交错割开,沟渠中都有水光流动,田埂内成块的田土被深耕过,露出底下黄棕色、富于酸性的土壤。土地犁得深透,土壤松软而湿润,伸手攥上一把便能感到润泽的凉意,指尖轻捻土块,便会在指上摊成一片薄片。

宋时自己抓了把土捧到杨大人面前,又捻又搓,给他看这片土壤湿润度。

杨大人虽然关心军屯之事,但当真还没关心到以兵部右侍郎之尊亲手摸田土的地步,就着他的手看了一会儿,右手停在空中不知该摸不该摸。

另一边看着的桓御史懂得他的挣扎,主动拈了一撮土在指尖,安慰他道:“大人请看,这田土里施的底肥都是是经高温腐熟而成的,里面致病的虫卵等物都已加药石和高温杀了,比一般农家肥干净得多。大人不信可以拈起来试试,那土里头的肥料摸着跟土石无异,味道也不大,其实不脏手的。”

杨大人闭了闭眼,上前也拈了一把,只当是普通的井台、灶台土,细细捻开,感受着土壤微湿的沙涩质感。

的确摸不出曾施过他曾见过的那种肥水,就和普通泥土相似。

他将土搓掉,悄悄取帕子擦手,面上稳重地点了点头:“本官明白了。宋大人且将这肥土放下吧,咱们还是去看水井的要紧。”

刚被人用滑竿抬到地头的周王看着他们三人研究肥土的模样,脸色却微妙地变了几变,抿了抿唇,用力咽了口口水才道:“杨大人说得是,既已看过土地了,咱们还是再去看看别的。不知那水井建在何处?咱们先去看井,本王还想看看它与王府中那府有什么区别。”

宋大人捧着田土看了一圈,遗憾地发现周王连同两位长史都没有亲手体验的念头,便将土培了回去,轻拍几下,覆实了土壤。

桓凌指尖那点土也随意洒到地上,拿出帕子随意地擦了擦手,笑着拿起他的手抹了一把,说道:“走吧,到水井处洗手。”

水井就在这垄地尽头,井口处砌了个高于地面的圆石台子,石台却比寻常井口大,一边高一边低,也和装了压水具的井一样是封了口的,只在中间留出空隙装了个长水槽,水槽中间是个小口。

水槽后面石板上竖立着一个圆形上突出许多小柱的木轮,其上挂着一轴绞链,延伸到井里,竖轮旁下方又有一个横轮与它交错,横轮上方顶着个摇杆,正有一个农家汉子推着杆转动。横轮每转一下,带动竖轮旋转,竖轮上卡着的绞链从出水口不转上来,链上串着皮钱,每个皮钱从水口出来时便托上一股水流,将井水推到槽里,流下石台。

石台下是挖好的沟渠,水顺渠流出,流向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