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第45章(2 / 4)

个月,林家弟弟们一次也没来过,估计是地里忙的走不开,而林依依靠着山药、小玉米笋、豆芽也撑过了一个月,这个月她除了花钱买了2斤鸡蛋之外,基本什么菜都没有买过,她觉得还挺欣慰的,不过豆芽菜是变着戏法在做,她现在对豆芽能做出好几道菜了。但是她精打细算的生活,在别人眼中,已经是顶顶好的了。至少她有白米饭吃、有白馒头吃,肖宇不至于吃饱,但是七分饱是有的,而她自己呢,却能吃饱。

她知道有些蔬菜可以省,但是有些东西是不能省的,比如鸡蛋。所以一个月两斤鸡蛋还是要的,每天蒸蛋羹补补身体。实在是年代影响了她的价值观,以前买东西都不带理智的她,现在一毛钱都要掰开来永。

10月底,林依依黑白之间的第二个小故事十万字真假千金的稿子已经写好了,加上5,她去寄稿子的时候,把这个月的稿费也取了,七万字拿了140块钱,5000字拿了5块钱。一共145块,加上之前的77块,有222块了,林依依给自己在银行开了一个账户,把222块存进去了,这是她的私房钱。至于家里平时的花费,当然用肖宇的钱了,肖宇每个月工资80块,足够他们一个月的开销了。

而县城报社那边,林依依这个月都没写,在困难面前,她还是选择了现实,先寄稿子给市里出版社赚钱要紧,至于县城报社,空了再说吧。

11月初的天气,逐渐凉了,林依依没什么衣服,林大丫的衣服根本不能保暖,所以她想给自己买毛衣,买棉袄,至于织毛衣是不用想的,她没这本事。这不,不管是毛衣还是棉衣,只能靠王哥了。

这天大清早的,天才微微亮,王奶奶和林依依就一起去了王哥那,肖宇抱着林五弟也跟去了,让媳妇一个人去,他可不放心。

王哥这两个月利用豆芽方子赚了不少钱,而且,他转手又把豆芽方子卖给了其他县城的黑市,所以别看他花了1000加房子买的豆芽方子,其实压根儿不是这么回事。

王哥:“一一妹子今天想买什么?”

林依依先挑了两斤鸡蛋,加上居民福利,一个月三斤鸡蛋,刚好一天一个。然后又挑了两斤萝卜,两斤芋艿:“王哥,你这里有票吗?我想买毛衣和棉衣……我家有三个半大小子、一个三岁的娃子,四个长辈。”至于肖宇,衣柜里有军用的大衣,还新的,比棉衣还保暖呢,所以她只想给他买件毛衣。

王哥:“一一妹子,你要么不出手,要么大生意。这毛衣票我有,但是棉衣没有,只有棉花,你也知道这年景,棉花流出来的也少,就是好的年景,棉花也不便宜,现在这棉花虽然不是必需品,但是价格也不便宜,一斤棉花要5块,你看怎么样?”

王奶奶:“这可不得了了,一件大人的棉衣得2斤棉花,半大小子也要一斤半,一一闺女,你得买不少。”

林依依算了算,肖家四个长辈、加上自己、林五弟、想到最近很乖的林家三个弟弟,一共9个人17斤棉花,加上家里的被子来个六斤的:“我要23斤棉花。”

王哥:“成,还是今年最新的棉花,23斤棉花115块钱,毛衣票要几张?”

林依依:“2张。”

王哥:“毛衣票我算你2块钱一张,2张是4块钱,加上115块棉花,加上菜钱20,一共139块。”

王奶奶看着肉疼:“一一闺女,你可真会买。”

林依依笑笑:“我男人刚到手的工资还不够,我还没捂手呢。”肖宇同志一个月80块钱的工资没了,但是为他爷奶和爹娘买的,不亏。

肖宇看见林依依出来,惊呆了:“你这买的什么?”别看23斤棉花斤两才23,可是棉花轻啊,一斤棉花面积就不少了,更何况23斤。

林依依道:“这是给大家做棉衣的棉花,今年新的棉花,给爷爷奶奶、爹娘都做一件。”

肖宇心口一动:“好。”

王奶奶:“我说肖宇同志啊,咱一一闺女可是个孝顺的好闺女,你得对她好一点,不然我这老太婆都要说你了。”

肖宇:“您说的对。”

王奶奶又道:“一一闺女,你这做棉衣我给你介绍个地方吧,那地方有布,不过布的钱你的加,不用票。”

林依依很惊喜:“有这地方?”

王奶奶:“当然有了。”王奶奶作为纵横县城几十年的人,对这些个地方了解的很,“我告诉你啊,这做衣服的人布料是从服装厂拿的,都是一些有瑕疵的布料,人家走关系拿出来的……”

其实,林依依觉得自己运气挺好的,碰到王奶奶这么个好邻居,如果不是王奶奶,她还没这么快融入县城的生活呢。

第二天

王奶奶带着林依依去服装店了。

很凑巧,做衣服的服装店也在老胡同里,跟林依依那个院子差的倒是不远。做衣服的老裁缝是个四十多岁的大妈,跟王奶奶还挺熟悉的,她年轻的时候就是裁缝,建国前,家里开的也是裁缝店,不过那个时候裁缝是她爹,后来她爹去世了,她继承了裁缝店。再后来裁缝店没了,她就在家里做了。现在跟她一起做衣服的还有她女儿,她女儿今年25岁,手艺也非常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