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8 章(1 / 3)

炎热的夏季,清晨没有一丝风,知了在树上没完没了地叫。

吃完早饭,李秀琴带喜鹊去果园摘果子,林晓在家闲着无聊,也跟着一块去。

林满堂为了方便管理,今年移栽的果苗都大肆修剪过,又因为是头一年结果,果子不太多,只需站在树下踮起脚尖勾下枝条就能摘到枝条上的果子。

倒是那十几棵从别人家移栽来的果树,之前就长了很粗的树干,今年又发了新枝,格外茂盛,长在高树的果子就需要人爬上去才能摘到。

林晓见她娘熟练爬上树,也有样学样。

粉色的桃子绽放在枝头,她踩在树干上,扶着桃枝,小心翼翼试探树干的重量,待靠近,摘下果子那一刻,她的内心是前所未有的满足。

摘了没一会儿,林满堂过来给丝瓜打顶。

丝瓜主藤长出三四个丝瓜纽的时候,需要掐头,防止主藤长得太旺盛,此举也是为了长出更多侧藤,等侧藤长出三四个丝瓜纽也要及时将头掐掉。

如果藤上的叶子不够多,暂时不要掐头。

不仅要掐头,丝瓜卷极耗养分,还要给丝瓜除须,改用人工固定丝瓜藤。

丝瓜定植以后,只需施两三次肥即可。开花后,丝瓜需要大量营养,就要每隔七天施肥一次。这时候林满堂家养的猪就发挥大作用了,猪粪发酵后就是天然有机肥。

施肥过后,需要给丝瓜浇水,林满堂不去集市卖冰棍时,就与张顺星一块到月少河挑水。

为了让丝瓜多结果,林满堂一般在早上,采集新鲜开放的雄花,将花粉均匀抹在当天开放的雌花上。要是雄花过多,也会占用太多的营养,这时候就要将雄花及时掐掉。

八月初,林晓家的枸杞和丝瓜都可以摘了。

枸杞摘下后,李秀琴在院子里搭帘子,将枸杞全部晾晒成干。今年刚结果,枸杞亩产并不高,晒完后也只有两百斤。

李秀琴打算中秋给爹娘送一百斤,这枸杞是药材,他们应该用的上。

剩下的一百斤,送了大哥家五斤,大伯家五斤,自家四十斤,剩下的五十斤全被林满堂拿去药堂卖了。

之所以卖掉不留着,主要是天气热,枸杞是甜的,容易坏掉。

本地盛产枸杞,价格并不贵,晒得很干的枸杞也才四十文一斤,得了两吊钱。

从药堂出来,林满堂直接去了仙客楼。

王喜见他过来,以为他是来吃东西的,当即邀请他进雅间吃饭。

进了雅间,王喜就要给他点几个菜,林满堂忙打断,也不跟他客套,将今早刚摘下来的丝瓜放到桌上,开门见山道,“我这次来想卖丝瓜,不知你们要不要?”

王喜看着面前从未见过的丝瓜一头雾水,“你刚说这是啥瓜?”

本地还没有人种丝瓜,毕竟这丝瓜去年才从海船运过来,新陵又是个偏远小县城,王喜不知道很正常。

林满堂又重复一遍,王喜就有些拿不准,“这个好吃吗?”

林满堂也没急着推销,“我说好不算,不如你让你们厨子做几个菜。我吃过丝瓜炒蛋,丝瓜汤和丝瓜酿肉,你都可以试试。”

王喜叫来厨子,让对方进来,将刚刚林满堂说的三样菜又重复一遍,让对方试着做。

那厨子倒也没有多言,拿着丝瓜领命而去。

没过多久,小二就端着一盘丝瓜炒蛋进来了。

清清爽爽的颜色,看着就有食欲,再加上一丝淡淡的香气息,夹一筷子吃进嘴里,鸡蛋的鲜美细腻与丝瓜的清新爽口组合在一起,最完美的香味萦绕鼻端,令人吃了还想再吃。

哪怕只上了一道菜,王喜就已经看到了商机,他也不等剩下两道菜了,当即就问,“这个怎么卖?”

林满堂一早就想好了,他果园种了三亩地的丝瓜,亩产虽然达不到一万五千斤,但三四千斤还是有的。

这么多丝瓜想全部卖出去不太现实。

要是卖去别地,光路引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再加上天气热,运到别地,丝瓜就不新鲜了。

深思熟虑后,林满堂给了个不高不低的价格,“三文钱一斤。不过我不能只卖给你一家。”

听到不能独家,王喜有些失望,便开始讨价还价,“再便宜些吧。现在黄瓜才一文钱一斤,你比黄瓜贵了三倍。”

林满堂跟他倒苦水,“黄瓜种植容易,我这丝瓜比黄瓜难多了,再加上这种子又是海外运过来的。种子就花了我不少钱。没办法便宜。”

两人讨价还价半天,最终以两文五的价格商定成功。

丝瓜都是现摘的,谁也不知道一天能摘多少个。林满堂也没办法跟他签合约,就让他每天早上派人到小庄村运,要多少就运多少。

从仙客楼出来,林满堂又去了其他酒楼。

除了两家嫌价格贵没要,一共有四家定了丝瓜。

第一天,四家酒楼从林满堂这边买了三百斤丝瓜,当天晌午四家酒楼全部上了这道丝瓜炒鸡蛋,价格便宜,吸引不少顾客。

其他酒楼见他们生意这么好,便也加入采买队伍。

很快,林满堂每天就能卖出六百斤丝瓜。

不过这还远远不够,丝瓜长得快,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