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第 92 章(1 / 2)

麒麟儿 三春景 1691 字 11个月前

“来了吗?”“来了来了!先看我家的!”“别挤别挤!都会要的!”

眼下,东塘庄园在豫章郡各县都设有‘收购站点’,几乎每一个‘收购站点’都是热火朝天的不行。只不过这里收购的不是生丝,而是还没有经过处理的鲜蚕茧!

东塘庄园收购生丝是败给了胡氏没错,那些族长、士绅也带头和东塘庄园解除了‘生丝定金’的契约。但是,最开始和‘生丝定金’契约一起说好的鲜蚕茧收购约定,却是没有人毁约的。

反正东塘庄园没说这不算数,上头的族长士绅也好,下面的养蚕户也罢,就当这个约定要照常继续了——这确实脸皮厚了一些,趋利避害之下生丝卖给了胡氏,但鲜蚕茧胡氏没说要收购,他们就继续和东塘庄园做生意。

但比起实际的利益,脸皮又算得了什么?

对于养蚕户和织室来说,处理鲜蚕茧的能力是有限的,这决定了他们无法养殖超过能力范围的蚕宝宝。但这不代表他们只能养殖现有的规模!别看光是现在的养蚕规模已经足够让养蚕户起早贪黑了,实际上再养一些也是没问题的!

虽然不至于真的‘一只羊是赶,一群羊也是赶’,但增加一些养殖规模,对于养蚕户来说确实在承受能力内。

眼下东塘庄园要收购鲜蚕茧,他们虽然意外于东塘庄园对鲜蚕茧的处理能力,觉得此举十分新鲜,但他们也并没有过于好奇(主要是想不到东塘庄园有了‘烘茧法’这样的黑科技)。对于这些养蚕户来说,他们只知道其中的利益!

他们可以多养一些蚕,到时将自己无力处理的蚕茧卖给东塘庄园。虽然养蚕的时候会更辛苦,但对于这些勤劳肯干的人来说,辛苦从来不是重点,只要有收益就行!

许盈并没有因为养蚕户毁约,就跟着背弃约定,不去收购鲜蚕茧了。虽然这一招背刺确实让人心里不舒服,但从实际利益出发,放弃收购鲜蚕茧固然可以损害养蚕户的利益(之前多养的蚕就白费功夫了),报一箭之仇,但自身也讨不了好!

更何况,许盈可是视收购鲜蚕茧为翻盘机会的!

从豫章郡各处乡里收购而来的鲜蚕

茧通通装船,只要一只船装的差不多了就出发,目的地自然是东塘庄园。豫章郡内水运相当发达,船只往来的速度很快,不多时满船的蚕茧搬到东塘庄园的炕房中。

经过炕床处理,这些蚕茧中的蚕宝宝被杀死,并且没有污染到蚕茧...之后,这些蚕茧还可以保存很长一段时间。东塘庄园的织室可以慢慢消耗这些蚕茧,不用担心日后缺蚕丝用了。

鲜蚕茧收购大作战动作迅速,主要是蚕茧的处理也是讲究时机的,就算不指望能得到最优质的生丝了,至少也要过得去。要是蚕茧处理的时间太迟,不说蚕宝宝要化蛹成蛾,对蚕茧的质量也是有很大影响的。

“都用心些,纵使是忙碌,也就是这几日了!”在炕房内外,做事的人忙忙碌碌,小组长们纷纷给下面的人鼓劲打气,同时也是一种警告。

这时一年到头也就是养那么几批蚕,虽然养蚕户各家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同批次的蚕不可能真的同期结茧,陆陆续续结茧的蚕出现在两批蚕之间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但总的来说,还是有相对繁忙的时期的。

至于平常,虽然也有活干,却是轻松惬意了不少。

等到几日之后,这一次的鲜蚕茧收购大作战完满结束,经过处理的蚕茧一筐一筐堆满了适宜存储的库房。对于做事的人来说,还远不到休息的时候,因为这些蚕茧还得缫丝呢!而这是整年都要做的活儿。

但相较于这些日子的争分夺秒,劳动的紧张程度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这就是样品了?”许盈拿起一本‘书’仔细看了看。

自从上次雕版印刷经过了试印,已经确定可以开始做印刷品了。至于说还有缺陷、还不熟练的部分,就在真正的印刷中慢慢修改、调整就好了。

至于印刷的第一本书,自然就是许盈的《战国论》,毕竟本来就是因为《战国论》,这才有了雕版印刷术的念头的。

即使是在古代,只要肯不惜工本,也能搞出让现代人瞠目结舌的作品来。所谓现代人难以理解的‘黑科技’‘工艺’,其实不过是古人不考虑盈利,纯粹用财力、人力、物力去堆而已!

现在许盈到不了那个地步,但新印刷的《战国论》

确实没有考虑过赚钱的问题,许盈只是让印刷的工匠不要吝惜花费,尽可能做的精细一些。

装帧上使用了一种厚皮纸为封面,颜色是浅黄色的,上面还有印刷的七国形势图,然后再右上角的长方形小框中用魏碑字体写着‘战国论’三个大字。

魏碑这种字体兼有汉隶的气势古朴,又下承后世术法的端正秀丽。虽然和魏晋南北朝这段时期的碑刻很有关系,但真正成熟是很晚的事情了。许盈练的是褚体和瘦金体没错,但打基础的时候练过好些帖子。

他的魏碑固然不值一提,连游戏之作也称不上,但在此时却足够让人眼前一亮了。

这种字体与先秦战国时代相结合,给人的感觉就十分不同。

翻开书页之后,里面按照许盈的安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