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棠溪这一觉睡得很好。
第二日一早,她早早就起来了。
之前在京城,她起得晚了一些,可如今来了京郊,跟殷氏在一起,她却起得很早。
简单的梳洗完,她就去给殷氏做饭了。
殷氏刚起床,就见女儿把早膳端过来了,嘴里说着女儿辛苦了,脸上和眼睛里却带着笑。
吃过饭后,邵嬷嬷把庄子上的人全都聚集起来,宣布了殷氏的决定。
饭后,柳棠溪就去处理事情了。
认了认人,知道了每个人都是做什么的,柳棠溪就让人去忙了。
接下来,她把张副管事留下,拿起来账簿看了看。
越看,越觉得有些生气。
不仅水果的产量低,粮食的产量也不高啊。
“怎么亩产这么低?”柳棠溪蹙着眉问。
张管事自是知道王管事为何被罚,不敢大意,连忙认真回话:“小的也不知道,咱们地里的亩产一直这么多。”
一直这么低?可她记得卫老三家的地比这还高一些,明明都是上好的良田,差距也太大了。不说比卫老三家里的高,至少应该差不多吧。
难道京城产出都很低?
“跟别家比呢?”柳棠溪冷静地问。
张管事看了柳棠溪一眼,小心翼翼地回话:“比旁边瑞安侯府的低那么一些,但跟谨王府的差不多。”
“谨王府的庄子也在这附近?”柳棠溪诧异地问。
张管事道:“对,咱们东边的地跟谨王府挨着。”
因着来的路上发生的事情,柳棠溪对谨王有了一些了解。她知道,谨王常年在封地待着,只有年幼的世子在京城中。年幼的世子如何能顾得过来这么多事情?
殷氏显然也是个不在乎庄子上的产出的主儿。
所以,他们两家的都很低。
哎,殷氏个不差钱的,这等俗事向来不管。
可总不能坐吃山空吧?
而且,能赚的钱为什么不赚,能提高粮食产量为什么不提高?
作为殷氏唯一的女儿,她总得为殷氏的未来考虑。
殷氏只有她一个女儿,没有儿子,将来继承侯府的定然是庶子。
殷氏对庶子一向不好,庶子当家还不知道会怎么对付殷氏。
所以,她得让殷氏手中多攒点钱,这样好有底气。
再说了,这些事情要是现在不管一管,以后还不知道底下的人会不会做出来更过分的事情。
“谁管着地里的产出?”柳棠溪问。
张管事连忙道:“是王管事的小舅子。”
一听这话,柳棠溪有了猜测。不过,她还想多问几句,免得冤枉了人。
“多大?”
“二十来岁。”
“这么年轻,他很会种田?”
“那倒不曾,听说读过几年书,没考中,就来投奔王管事了。”
听到这里,柳棠溪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当务之急,是要找个会种地的老农。
她那金手指顶多能让味道变好,产量是没法改变的。若是能在味道便好的同时,再提高产量,那就再好不过了。
这一刻,柳棠溪突然有些想让卫老三一家进京了。
卫老三一家都是本分人,而且卫老三也很会种地,若是让他管着地,她就能放心多了。不过,卫老三怎么说也是她的公爹,若是让人知道她让公爹来当管事,不知旁人又要说什么。
不过,她倒是能把他们接过来享福。
这事儿也急不来,她得看看三皇子和柳蕴安对她的态度再做打算。
“你去找几个会种地的老农,再找几个果农。”柳棠溪道。
“是。”
虽然柳棠溪只问了几个问题,但张管事却明白她不是像殷氏那般好糊弄的人,且,还非常重视地里的产出。所以,他不敢懈怠。
既然要管,总要去看看才是。
于是,柳棠溪在丫鬟嬷嬷的陪同下,坐着马车把整个庄子的地都看了一遍。
看完后,不得不感慨,整个庄子比卫家村还大。
在合适的老农来之前,柳棠溪打算先把庄子里面整理了一番。
***
此时,京城,宫里。
柳棠溪的事情在京城传得沸沸扬扬的,祐帝自然也听到了一些。
想到自己之前曾建议卫寒舟休妻,祐帝在早朝过后,特意把怀恩侯和卫寒舟留了下来。
对怀恩侯自然是安抚,又赏了柳棠溪不少好东西。
至于卫寒舟,则是一改之前的厌恶,赞扬了他的气节。
赏赐完之后,祐帝让怀恩侯离开了,留下了卫寒舟。
当初殿试时,祐帝一眼就相中了卫寒舟,觉得他顺眼。好在大臣们跟他意见一致,都觉得卫寒舟才学不错,可为状元。
后来在宫宴上被卫寒舟反驳,他开始对卫寒舟不喜。
可如今他娘子成了侯府嫡女,祐帝却又觉得他顺眼不少,比长像一般又木讷的榜眼探花好多了。
“卫卿字写得不错,朕一会儿要见吏部尚书,你就在一旁抄录吧。”
“是,皇上。”卫寒舟恭敬地应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