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他从未说过,可他想读书,想科考,最大的动力并非是免田税,好吧,也是一项。
最大的动力是想学知县大人一样,做个好官,做个能让当地百姓吃饱喝足的好官。
这会江春忽然明白韩家夫子们为什么会连连叹气,他也想连连叹气!
刘教瑜早就得了消息,这会挨个安慰,不仅学生们要安慰,捕快们还要安慰。
可要送州试不过的学生们回去时,五个人还是萎靡不振。
刘教瑜自己留下陪着江春。
那两个捕快送学生回扶江县,眼看着江春明显想跟着一起回去,刘教瑜赶紧拉住他:“院试!没几天就第一次院试了!不能走!”
江春再次叹气,他也想回去问问知县大人怎么回事,他都不想考院试了!
急急忙忙赶车回去的其他四人,马车跑得飞快。
他们一定要问清楚!
知县大人五月底真的要走了吗?!
四人没发现,他们马车直接掠过旁边同样架着马车的书生。
那书生慢吞吞道:“就算路很好,不至于飞奔吧?”
“许是有什么急事?”旁边小厮开口,“公子,马上要见纪炀了,您怕不怕,他的名声。”
书生赶紧道:“不要乱说,以讹传讹是什么好事吗。”
书生说话慢半拍,可他去年登科,名列二甲四名,策论写得极好,十分厉害。
“扶江县被他治理的极好,咱们,咱们要以礼相待。”
小厮立刻解释:“公子,不是那个意思,是他的名声听起来太凶了。”
“凶,就凶,咱们软和点。”书生拍拍小厮,“好好跟纪知县学,好好学。”
不管外面什么怎么说,但凭借纪炀这三年来的成绩,已经够书生敬仰的了。
他一定好好学,不会辜负纪炀在这里的辛苦!
只要自己在任期里能有纪炀十分之一能力,他便心满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