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红楼(六十四)(2 / 2)

“既如此,这事便略过了。”

薛蟠在水渊眼里不过是个极微小的人物,唯一能让他看进眼的,不过是因为他的舅舅是王子腾罢了:“他还说了什么?”

周恒小心翼翼的瞥了眼水渊:“他好似对京城内的流言信以为真了,当真以为您在外头有个儿子。”

说道这个,水渊终于抬起了头来。

“流言已经传到宫外去了?”

周恒点点头:“是。”

水渊放下折子,身子往后微微一仰,抬眸看向紫宸殿的大门口,沉吟片刻后突然开口说道:“去扬州找穗儿,只说我要几张寿儿曾经写得字,内容吉利些就好,快马加鞭送到宫里来,在千秋那日送给太后做千秋贺礼。”

周恒心下一颤:“喏。”

水渊抬手轻轻的敲打着桌面,片刻后,突然嗤笑一声:“只看这次,你又能怎么办?”

太后是八月底的生日,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按照往年惯例,该是去甘泉行宫避暑才是,奈何水渊是个极其勤勉的皇帝,登位三年,一次甘泉行宫都不曾去过,太后五十整寿,便是在宫中办的。

温皇后总领宫务,下面诸妃各司其职,一派和谐景象。

与此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西北,范婉也高兴极了,因为红薯到了收获的季节,是颗粒无收还是丰收很快就要揭晓了。

如今范婉看着庄子上的地,感觉就好像在看盲盒,只等着打开盖子,就能揭晓成果。

山民们也极其紧张,生怕自己忙活了好几个月,结果颗粒无收,让主子蒙受损失。

主子是个好主子,不仅帮他们盖了房子,还每家每户划了一块地皮,留着他们自己种些菜之类的,甚至还为他们送了鸡崽子,让他们自己侍弄,生了鸡蛋家里的娃娃们能吃进嘴,甚至之前还说,等到了年关,一定去买一只羊回来杀,到时候给他们烧羊汤喝。

这样的好主子到哪里去找?

他们如今这样舒适安逸的生活,也是难得,他们是真心乞求这个庄稼能够丰收,虽然他们也不知道,这庄稼到底怎么吃,能不能吃。

山民们很有仪式感,特意请了山民中年级最大,辈分最高的老人过来挖第一锄头。

范婉因为身份不方便到现场,但是贾惜春她们几个却是到了。

这一日东安王妃不曾来,毕竟这红薯还需保密,庄子里只有贾惜春和林黛玉到了。

随着三声锣后,老翁满脸肃穆的下了第一锄头。

只感觉锄头一颤,就好似敲到了硬物,猛地一翻,一拔,就看见锄头上串了两颗拳头大小的红薯,老翁看着锄头上的带着泥土的红疙瘩顿时懵了。

旁边的贾惜春却是喊了起来:“就是这个,姐姐说了,这个红薯不能蹭破皮,不然不耐储藏,等会儿挖的时候注意点儿,千万别磕着碰着了,用着点儿巧劲儿。”

“大姑娘,您是说,那粮食就是这个?”老翁回头满脸懵的看向贾惜春。

他刚刚心里都凉了,觉得这庄稼是没了。

却不想贾惜春点点头:“是啊,别看这东西长得丑,但做出来还是挺好吃的,不过咱家用的油啊面的比较多,其它吃饭还得你们自己研究,总归是能填饱肚子的。”

老翁依旧满脸懵的点头。

有粮食就好,至于怎么吃的,他现在已经管不了了。

现在只看这一亩地能收成多少了。

想到这里,他猛然一个激灵回过神来,连忙招呼拿着锄头等待多时的山民们,振臂一呼:“开割吧。”

割?

红薯可不是割的。

贾惜春刚刚说的话各个都听得清楚的很,不能蹭破皮,等小心着来,所以一个个的都很小心,随着一颗颗拳头大的红薯从土里被挖了出来,红薯藤也被归纳到了旁边的空地上,红薯被女人带着孩子们一个个的从土里捡出来,掸掉上面的泥土,小心翼翼的堆放到一边。

只是随着一亩地收获过半,那红薯堆已经变成了红薯小山。

山民们看着这过分丰收的景象,忍不住交头接耳的窃窃私语起来。

等到一亩地全都收完,那红薯已经堆了好高了,看着这一堆粮食,哪怕不知道这个怎么吃,山民们也忍不住的露出了丰收喜悦的笑容来。

城中等待的范婉到底还是没忍住,来了庄子上,刚进门就看到了小山堆似的红薯,顿时大喜,还在门口呢就喊道:“快快快,拿秤来,赶紧称一称这有多少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