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清穿(八十九)(2 / 3)

她现在才十几岁,在她的想象中,自己还只是个中学生的年纪,现在谈恋爱属于早恋,况且……她可不想和古代这些男人谈恋爱,无它,三观不合罢了。

封建社会的老古董还是留给能消化的了的勇士消化吧。

作为雅克萨卷王,她只想一直这样卷下去!

宋薇的雄心壮志很快影响到了其他人,至少戴梓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他如今也被宋薇那海量的知识储备给迷失了双眼,每天只想迷失在科学的海洋,至于家庭……孩子大了,该独立了!

范婉一直留在海参崴。

当然,盛京那边也没有掉以轻心,毕竟那里是大清留都,康熙肯定不会放弃的地方,所以哪怕她人走了,她手里的军队也大半留在了盛京,同时,她还将达楞也留在了那里,只带了嘎昆出来。

嘎昆自从成了婚,就变得更加努力了起来,颇有一种成了家,迫切想要立业的架势。

范婉自然不会阻止自家三哥上进。

相反,这三位哥都不大聪明,未来想要篡权夺位的事不大可能发生,但作为手下却是合格的,范婉也很希望给卫氏的家人一个好的未来。

毕竟在原著中,觉禅家的三个儿子,几乎都死在了任上,尤其是嘎昆,被送去大小和卓那边的军队当伙夫,明明是个后勤兵,却突然被拉上战场,最后死在了乱箭之下。

真心想搞基建的人速度都不会太慢。

再加上宋薇亲手画的港口图纸,工程还是挺大的,先建设好了一个渡口供给船只停泊后,范婉又马不停蹄的带着人继续修建第二个,在此期间,还不忘把华夏银行分行开到了这里。

而海参崴的百姓则是头一回感受到来自大老板的关爱,每天勤勤恳恳的干活。

一开始是做一天结一天的钱,尽数用铜板支付。

只是范婉虽然手里有银行,但也是金银居多,铜板很快被消耗空了,由于海参崴百姓对华夏银行的竹签货币不信任,所以另开了个窗口收铜板兑金银,但每一户是有限额的。

毕竟铜板造假还是很简单的,什么时候都不缺投机取巧的人。

可随着很多物资都只收竹签不收铜板后,这些百姓们也绷不住了,很快,大量的铜板又重新涌回到了华夏银行,一旦用回竹签,范婉很快就将工分制度给颁布了下去。

原本还有不少百姓忐忑不安,觉得自己被坑了。

可随着他们买东西只要拿出自己的工分本,人家只用笔在账上划一笔就将东西给了他们后,那思想又不同了,感觉买东西跟没花钱似的,很是引得一番野性消费,最后还是范婉带过来的新政委杨雪儿拿着大喇叭到村口喊,才将他们的热情给降低了下来。

后来得知还可以用工分换盘炕,换大瓦房后,不少人捶胸顿足,只恨以前花钱太多。

港口扩大后,几乎不需要宣传,来往的商船就开始络绎不绝,但凡前往东瀛贸易的船只,在靠近周边海域的时候,都会发现这一片新兴的港口。

一传十,十传百。

在这个大航海时代里,有了港口就代表有了生意。

与生意一起来的,便是劫掠商船的海盗。

这一次的海盗,来自东瀛。

海参崴距离东瀛太近了,东瀛如今虽然看似大一统,可天皇与幕府之间的关系势同水火,再加上桂昌院与元灵天皇二人皆是穷奢极欲的性子,对百姓的税收很高,不少乡下的落魄武士因为是庶子身份而没有继承权,连活下去都很艰难,只得铤而走险劫掠商船。

劫掠本国商船会被幕府的士兵追杀,可劫掠邻国的就没什么心理压力了。

一连数次的劫掠导致商船们损失惨重。

范婉手里没有船,此时仿佛失了手臂的巨人,发挥不出丝毫的震慑力,气的范婉差点咬碎一口银牙,然而,打击海盗是必须的,如果海盗盛行,对来往商船威胁太大的话,终究还是会对港口贸易带来影响。

最终,范婉从一个西班牙商人的手中借了一艘小船。

她一个人都没带,只自己一个人,扛着一根迫击炮和几把枪就上了船。

迫击炮在平射状态时会转变成拉火射击,完全可以充当火箭炮使用,只需要抗住后座力即可,而范婉力气极大,压根不在乎所谓的后座力。

那西班牙商人本来只是看笑话似的给了一艘船。

结果三日后,他听着水手报来的最新消息,整个人都震惊住了。

该死的,对方一个女人,在这三天里,直接杀了上百个东瀛海盗,靠近东瀛那边的海域一度被染成了红色,她手里的那个青春版大炮简直例无虚发,每一发出去都能击碎一艘船,威力极大,哪怕没有亲眼看见,只粗略听说,都叫人心下骇然,尤其那个亲眼目睹了的水手,提起那个火筒时,浑身还是止不住的打摆子。

那是刻印在灵魂深处的恐惧。

“太灵活了,和大炮完全不一样,几乎无法阻拦……”

比起笨重却威力巨大的大炮,这样的小型炮却更加叫人恐惧,因为它灵活,操作简单,且威力巨大。

越说,水手越发颤抖。

而西班牙商人则从中看见了巨大的商机。